首页 >> 天穆文体
北辰区构建津北新文化中心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14-10-28 13:16:39

  北辰之名,来源于星辰,《论语·为政》中曾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语。自1205年北运河的诞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它就以坐拥漕粮中转枢纽、皇家粮仓重地北仓廒的重要地位,闪耀于历史的星河之中。

  其独特的重教兴商的文化渊源,使得这片480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出了温世霖、张伯苓、温朋久、林榕年等一大批开社会之先河的仁人志士。

  如今,在天津外环线扩圈、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逐步凸显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北辰或将再一次闪耀在新时代的天空,成为坐落津北、联通北京的天津新文化中心。

  自祖国的心脏北京出发,沿京津高速南行110公里,即是隶属天津的北辰区。北辰是北极星的别称,北方天空的标志,对于北辰区来说,这似乎正是一个恰当的比喻——因为地处天津市中心区北部的北辰区,不仅是京津黄金走廊和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重要节点,也是天津城市北移的主要承载区,更是资金、资本项目涌入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落地区。

  难能可贵的是,向来作为区域经济枢纽的北辰,却从未陷入一些地域重商轻文的怪圈,相反,无论经济衰荣,北辰人始终将文化与教育视为重点,即使在最困难的战争年代,对此也不吝支出,正是这样的传统让北辰至今保持着文化的勃兴。

  文明北辰:飞速发展中的文化勃兴

  到2012年,创建于1989年的“天穆杯”小品大赛已经举办了21年13届了。从一个镇级文化活动,上升到国家级的小品比赛和群文竞艺平台,相关政府部门始终是大赛坚实的后盾。“20年来天穆镇换了8任书记、镇长,可对‘天穆杯’的支持力度从来没有减弱,只有增强。以前经济相对困难时如此,现在经济发展了,更是如此。区里为‘天穆杯’的举办、升格,更是没少花心血。”因为有着这样强力的支撑,在天穆镇文化站工作33年的站长于振坤,说起文化工作来底气十足,他的文化站有10个编制,每年有固定的活动经费,有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独栋小楼作为文化站,楼上甚至有一座可容纳500人的小剧场……

  由于成绩突出,2011年5月,北辰区以“天穆杯”小品大赛为依托确立的“文化品牌活动长效机制”项目研究,被文化部、财政部列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事实上,“天穆杯”只是北辰近年来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北辰区始终把文化作为全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推进文化改革,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如今,文化越来越成为北辰的核心竞争力:传统的运河文化,已形成北辰独特的地域文化;自此衍生出的北辰现代民间绘画,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环渤海地区青年电视歌手大赛“北运河之夏”和谐大舞台等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开天津市群文活动之先河,独领风骚,一路飘红。

  在北辰文化人的不断努力下,北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初具规模,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发展拥有了一定规模。

  幸福北辰:丰富群文活动让老百姓乐开怀

  初春的清晨,北辰区双街村社区的文化活动室里,一群身着红色羊毛衫的老太太们说着、唱着、笑着。“这儿每天都满满当当的,你看,跳舞的、唱歌的、演奏的、打牌的、唠嗑的,干吗的都有,真是感谢村里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你看,乐器、音响、道具一应俱全。”双街村社区的董振荣大姐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假如不是刻意强调,人们很难想到这片高层住宅区曾是一片农田,而这些身着新潮毛衫、喜气洋洋的老太太老先生们,都曾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其实现在也是农民,咱们都把土地承包给村里,他们雇专人经营高科技农业,现在不用干活,也能拿退休金,年底还有分红呢。”据董大姐说,在双街村,现在是当市民容易,当村民反而难了。像她们这样的文体活动在双街村已是常态,而每到中秋,双街村都会投资几百万元,搞一场村民自编自演、明星大腕前来助阵的文艺晚会,水平堪比专业晚会。

  这样“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的活动不仅仅只是在双街村,在北辰区连续6年举办的“北运河之夏”和谐文化大舞台消夏纳凉文化活动,遍及城乡村居,每年演出100余场,参演人员达千余人,受益人群达40余万人次。“一个公安局局长告诉我,你们搞这个活动太好了,每年这个时候犯罪率都会降低。”北辰区文化馆馆长穆双喜告诉记者。“虽然我们是苦点、累点,每天排节目、搭台子、搞活动,不忙到半夜一两点到不了家,但就图百姓一个乐,值了!”穆双喜说,每当看到下午三四点钟就有观众到台前占座的时候,他就会觉得这些苦累不算什么。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北辰区投资1.2亿元,建成了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集文化、娱乐、科技、教育为一体的文化中心大厦。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目前全区拥有国家一级图书馆、二级文化馆各一个。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全区建成87家农家书屋,基层文化队伍达到306支。而且北辰区已在强化文化品牌战略带动下,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贯穿全年,基本形成了以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龙头,以镇街文化设施建设为骨干,以村居文化设施建设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三级网络。

  创意北辰:构筑津北文化中心指日可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天津市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为新时期北辰区的文化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北辰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天津北部中心”的宏伟目标,将打造文化中心作为建设天津北部中心的核心内容之一,摆上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充分体现了北辰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决策。

  通过北辰区政府和文化工作者们的持续努力,近年来北辰的文化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实现建成天津北部文化中心的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除已基本成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外,在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方面,北辰也是颇有建树。

  一方面,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涌现。近年来北辰区获得市以上奖励100余项,其中不乏国家级大奖。先后创作出歌曲《北运河,我心中的歌》、小品《打工妹PARTY》等优秀作品并荣获全国群星奖。在推动原创音乐方面也取得不俗成绩,歌曲《运河颂》、《总书记到咱北辰来》等深受专家和群众好评。

  此外,在印刷出版、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网络、广告会展、工业旅游等方面,北辰也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企业。目前北辰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343家,其中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有5家,2011年印刷业总产值8.69亿元。涌现出长荣印刷、万源龙顺度假庄园、天士力工业旅游等一批文化产业集聚点。

  为全面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北辰区还积极借助外脑,委托清华大学下属的“北京清大远景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北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成新闻出版技术装备产业园区等6到8个特色鲜明、服务功能齐全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产业品牌;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据北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杨国珍介绍,下一步,北辰区还将抓住大运河申遗契机,进一步深入挖掘北运河文化资源,建设京杭大运河皇仓廒舍文化产业博览区、科技农业文化创新区、策划农业产品博览会、打造“潞河督运图”项目及天穆穆斯林文化风情街。并力争在北运河两岸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恢复部分民间民俗传统文化业态。集中创办文化创意园、民间文化产业园、大型演艺、餐饮娱乐等项目。在文化产业发展上,逐步形成广告印刷、艺术品交易、会展服务、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工业企业观摩旅游等优势行业。

  “按照北辰区委、区政府‘建设天津北部中心’的战略构想,结合我区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特点,我们已经制定了打造天津北部文化中心的总体目标——即把北辰建设成为天津北部的具有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创新发展的文化产业中心,传承有序的文化遗产中心,健康繁荣的文化产品生产中心,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中心。”杨国珍如是说。

  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北辰样本

  品牌长效机制何以激活文化创新

  天津市北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杨国珍

  多年来,天津市北辰区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品牌引领战略,形成了以“天穆杯”小品展演为龙头,包括“北仓杯”环渤海地区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北辰现代民间绘画、广场舞蹈、文学创作等在内的五大文化品牌。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实效显著,2011年5月,北辰区的“文化品牌活动长效机制”被文化部、财政部列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资金扶持,为品牌提供不竭动力

  北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其纳入财政预算,并保证文化事业费支出不低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样长效的资金扶持机制,为北辰区实施品牌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该区制定并实施了《北辰区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设立公益性文化活动专项经费并逐年增长,纳入政府考核,多年来运行良好,确保了各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去年仅“天穆杯”全国第三届小品展演活动和“小淀杯”舞蹈大赛、“北运河之夏”和谐文化大舞台演出就投入近500万元,极有力地保障了文化品牌活动的长效发展。

  据了解,2006年以来,北辰区已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扶持文化品牌活动建设,并充分发挥品牌活动的龙头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了“一镇一品”的文化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北辰区不断将社会力量办文化纳入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兴办文化企业,参与公益性文化场馆建设和文化品牌活动,以达到多赢效应。多年来,已累计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建设近亿元,形成了政府投资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办文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平等竞争的文化发展格局。

  设施建设,为品牌提供有效载体

  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为北辰的长期文化品牌活动搭建了平台。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以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龙头,镇街文化设施建设为骨干,村居文化设施建设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007年,北辰区投资1.2亿元建成了集文化、娱乐、科技、教育为一体的北辰区文化活动中心。各镇街均建成了集阅读、娱乐、活动于一体的文体中心。

  2005年至2007年,北辰区创造性地实施了文明村“五个一”(即:一所村民学校、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村民服务中心、一个村街花园、一条文明示范街)的建设工程,累计投入5000万元。各行政村(社区)都建有文化活动室,并有专人管理、设施齐全,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成为当地群众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骨干培养,为品牌提供人才保障

  推动文化品牌活动的长效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多年来,北辰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位置。

  为引导文化人才扎根北辰、献身北辰文化事业,区委、区政府拨专款不断加大文艺骨干队伍的培训力度,每年累计开展各级各类文化培训100余次,培训文艺骨干万余人次。为鼓励创作,北辰建立了文艺人才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人才的奖励、文艺人才的创作、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同时健全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全区文化单位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水平。

  此外,北辰区还深入推进“十百千”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即从2011年起,用5年时间,打造出10名文化专业领军人物、百名民间文化传承人、千名文艺骨干,为文化品牌活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丰富内容,支撑品牌长效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文化品牌活动长效发展,北辰区还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从而使五大文化品牌活动作用凸显,有力带动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一方面,扶持有意愿的镇街在原有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品牌效应。如将广场舞蹈与“小淀杯”舞蹈大赛成功结合,既丰富了广场舞蹈的内容,又为镇街培育了一个新的文化品牌。

  另一方面,北辰区还拟通过建设北辰现代民间绘画馆,将其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作品创作、文化衍生品开发于一体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创作、展示和集散基地,利用区位优势辐射带动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现代民间绘画交流与发展。

  此外,北辰区还寄望于依托“天穆杯”全国小品展演这个国字号文化品牌,建设起一个集小品剧本创作、生产、演员培训、演出的综合性交流、展示平台,从而对全国小品尤其是农村题材小品的创作、演出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百花齐放,品牌引领战略彰显成效

  本着“以基层文化活动为依托、重心下移、全面开花”的思路,北辰区在文化品牌长效机制的引领下,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每年从“元旦、春节”开始,精彩不断,贯穿全年,除了已形成惯例的文化下乡,为基层赠送图书、义写春联,为百姓送去文艺演出、诗歌朗诵会、电影招待会等,在连续举办19届的“万民同乐大联欢”上,上百道民间传统花会和现代广场舞竞相献技,丰富了新春的文化生活。

  贯穿全年的有读书征文活动、书法摄影大赛、现代民间绘画新作品展览、文化大讲堂、文化大篷车下基层百场文艺演出等,更是把文化送到了百姓身边。

  可见,在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发酵后,北辰的文化品牌活动已经促进和带动了全区各项文化活动的繁盛,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未来,北辰区将继续开展各项文化惠民活动,力争通过持续的文化品牌引领战略,将北辰建设成为底蕴深厚、活力彰显的文化强区,打造一个新的天津北部文化中心。

  北辰五大文化品牌概览

  “天穆杯”全国小品展演

  “天穆杯”全国小品展演活动是全国唯一以农村为题材背景的小品比赛,每两年举行一次。截至2012年,持续了21年13届的“天穆杯”小品赛事活动,共收到全国业余和专业作者报送的小品剧本1000余件,成品剧目近600个,参加活动的演员和作者3300余人次,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群文戏剧骨干力量。

  北辰现代民间绘画

  北辰现代民间绘画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展览馆、中国农业展览馆、天津博物馆等进行过专题展示。部分作品远赴美、日等国家展出,百余件精品被中国美术馆和中国民间美术馆收藏,许多作品远销海外。

  “北仓杯”环渤海地区青年歌手电视大赛

  “北仓杯”环渤海地区青年歌手电视大赛2007年开始举办,2008年被列为天津市农民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2011年起参赛城市扩展到环渤海地区18个城市。2010年的全国群星奖评选中,“北仓杯”产生的6名歌手入选参赛。

  广场舞蹈

  广场舞蹈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全区有各类舞蹈表演队174支,在市级和全国大赛中屡获佳绩, 2011年创作的《太平鼓舞》荣获天津市农民艺术节广场舞大赛一等奖,在华北五省市广场舞蹈大赛中勇夺冠军。2012年北辰区又成功举办了“小淀杯”广场舞蹈大赛,参赛队伍众多,社会影响巨大。

  文学创作

  该区以《北斗星》杂志为阵地的群众文学创作,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骨干。目前有中国作协会员5人,市作协会员50人。《北斗星》已编印119期,被市文联评为天津市区县文艺刊物一等奖。共计出版文学作品近百部。较有影响的活动有“小淀杯”文学创作征文、“双口杯”桃园诗会、“金土地”文学节等。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