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文体
天津油画家张胜:甘做艺术“苦行僧”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12-08-31 10:42:17

张胜油画:《激战天津》
张胜油画:《激战天津》

张胜油画:《夜雪后的城市》
张胜油画:《津城记忆 夜雪后的城市》

    法国作家纪德说过:“人的一生在我看来就是一次长途旅行。”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怀着一种宗教般的虔诚,一生只为一件事奔波忙碌着,为它痴迷,为它疯狂,为它舍弃一切世俗的追逐和享乐,像个地地道道的“苦行僧”。

    张胜就是这种人。作为一位颇有名气的油画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在津门画坛崭露头角,小白楼、五大道、海河边和郊区的田野上,经常可见他骑着自行车四处写生的身影,他创作的招贴画、连环画、报刊插图比比皆是;他是“草根”出身,从未上过美术院校,而在文化馆的美术培训班里,在他身后目不转睛看他作画的学生却多得像一堵墙。

    张胜的第一幅大型主题性绘画是《激战天津》,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金汤桥会师的历史瞬间。时隔三十余载,他又为天津博物馆创作了另一幅大型历史画《津门销烟》。而他的“告别老宅”系列作品,则用画笔留下天津人对城市改造中逐步消逝的老房子的历史记忆。张胜长期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曾任《中国油画》编辑室主任,与中国顶尖油画家有过频繁接触和交流,多次担任油画艺术大展的评委,并随中国油画家代表团赴美进行学术交流,分别在纽约和洛杉矶举办油画作品展。

    创作《激战天津》时,他风华正茂,而今,他已年届六旬,仍像小伙子一样精力旺盛,每天在他的画室内外辛勤耕耘着。去年,他还亲自驾驶他的越野车,到几千公里外中、俄、蒙交界处的阿尔山写生。可以说,他把一生的“旅行”都交给了他所酷爱的艺术,他用这种美好和纯粹的艺术愉悦了大众,同时也在一种苦行僧般地修炼中得到了最大快乐和满足。

    贫寒家境中造就的才能

    人生的坎坷磨难,都会成为艺术家才智的一部分。凡·高如不贫困潦倒,也许不会有他的向日葵和灿烂的星空。

    画家心语

    海河,天津的母亲河,在它流经的望海楼身后,有一片低矮的小平房,那里有一个著名的小胡同粮店前街,诞生过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李叔同。张胜便是在这一带长大的。

    张胜自幼家境贫寒,母亲带着他与姥姥、舅舅十几口人住在两间各有9平方米的蜗居里,根本没有学画的条件。如果追寻他对绘画的爱好从何而来,除了天赋之外,唯一的答案可能就是母亲为养家糊口而进行的家庭作业刺绣,母亲巧手绣出的花鸟和人物成了张胜学画的启蒙。

    绘画对张胜而言仿佛是一种本能:无论上学,还是后来为减轻家庭负担而在马路上摆摊修理自行车、到房管局当建筑工人,他身上总是背着一个背包,里边装着调色盒和速写本,利用一切间隙坚持写生和速写,晚上更是他画人像的大好时机。那时一般家庭没有席梦思,只有用木板搭成的床铺,人口多的就横着躺。他画人像写生就坐在舅舅的床铺上,每天画到很晚,严重影响了家人的睡眠,抗议之声不绝于耳,他却我行我素,装聋作哑。

    天赋加勤奋成就了青年张胜。1966年,他以华北考区前三名的专业成绩,被中央美院录取。不料此时,“文革”开始了,他与大学生活擦肩而过,艺术之梦却未泯灭。“美术也许是最不讲学历的文化领域,”张胜对记者道。不是聊以自慰,而是他的切身体验。因为他正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茁壮成长起来的。

    那时,正在房管局工作的张胜,经常下班后一身泥土地出现在河北区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借书看,久而久之,图书管理员看出一些端倪,便问他:“你是画画的?”

    “是呀!”

    “我们墙报上有个报头,你能画个列宁像吗?”

    “没问题!”

    只见张胜拿起随身携带的炭笔,寥寥数笔,一幅列宁肖像便跃然纸上了。

    “太好了!”图书管理员喜出望外,从此给他开了“小灶”:可以自由出入库房看书,还可借书回家。这样,他便较早地接受了欧洲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并影响了他其后的画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天津的职工美术活动十分活跃。张胜经常出入于工人文化宫和文化馆,为劳模画像,辅导业余美术爱好者,由此结识了杜滋龄、安明阳、杜中兴等业界名流,后者热情推荐他为报社和出版社投稿,由此创作了一批插图、招贴画、连环画作品,名气也越来越大。不久,张胜从房管局调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成为一名专业画家和美术编辑,他的艺术生涯进入一个更高阶段。

张胜油画:《教堂变迁》
张胜油画:《教堂变迁》

张胜油画:《将拆的美国营盘》
张胜油画:《将拆的美国营盘》

    为历史留下真实的印记

    我用绘画记录行将消逝的老房子,在作品中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画家心语

    手中有一本《张胜速写“文革”》的小画册,收录了张胜“文革”期间所绘的几十幅速写作品,真实记录了那个特殊年代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画家对时代和生活的强烈关注和再现能力,在经历了多年的沉淀之后,愈发显示出其珍贵的文献价值。

    1975年,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张胜与邓家驹、张京生、边秉贵、吴长江、沈尧伊、安明阳、邓乃荣、孙建平、张永典、刘天成等一起进行大型历史画创作,张胜与刘天成负责平津战役题材的创作。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张刘二人查阅了大量平津战役的历史资料和历史图片,专程到北京军博调看相关文献纪录片,经反复构思酝酿,选择了人民解放军在金汤桥胜利会师的历史瞬间,创作了《激战天津》这幅气势恢弘的大型油画作品,受到历史和军事专家的肯定和称赞。

    张胜的另一幅大型历史油画、今年刚刚完成的天津博物馆馆藏《津门销烟》的创作过程更为艰苦。因为时隔30多年,他在精神与体力上已今非昔比,况且画面比《激战天津》更开阔、人物也更众多,画面底部多是跪着画的,久而久之,一条腿已经失去了知觉。但张胜深知,历史画的创作不同于一般风景或静物写生,它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的重大责任,为之付出再多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值得的。

    在张胜画室,记者还在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发现了许多描绘天津城市风貌的油画,如《斜阳下的西开教堂与墙子河》、《2005年的小白楼》、《初冬的睦南道》、《天津意式风情区》等,都会使老天津人产生一种亲近感和怀旧情绪。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张胜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怀有浓郁的情感。2005年,正在政协俱乐部创作纪念天津建城600年美术作品的张胜,听说小白楼一带要拆迁,马上骑车赶到现场写生,用画笔记录了拆迁的过程,保留下这一代人的历史记忆。而1916年由法国人主持建造的西开教堂则是张胜最爱表现的题材,不同时间和气候条件下的教堂被他从各个角度画过多次,其中包括教堂附近的旧房子动迁时,新老建筑并存所形成的对比。谈到创作“告别老屋系列”的动机时,张胜表示:在无数新厦拔地而起时,老街、老房也在悄然消逝,画家的责任就是敏锐地捕捉这一传统与现代并存甚至冲突的景象,既在画面中留下历史的记忆,又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

    张胜的油画作品中,还有许多是反映陕北、吕梁、沂蒙和青藏高原的风土人情的。例如他的《陕北人家》,1991年参加香港“中国油画风情大展”,本来标明“非卖品”的,却被香港一位收藏家以12.5万港元的全场最高价收藏,在名家云集的大展上立即引起轰动。

    使张胜在艺术上视野更开阔、提高更大的,是他任编辑部主任的《中国油画》杂志。以这个平台上,他有幸结识了吴冠中、靳尚谊、詹建俊、徐江等油画大家,并有机会到美国最负盛名的艺术研究中心进修,通过与同行的学术交流和参观各大博物馆,了解了世界美术的潮流以及中国油画家所面临的使命。所有这些能量的聚集,无不成为张胜艺术升华的催化剂。

张胜油画:《滨江道与黑龙江路的小楼组合》
张胜油画:《滨江道与黑龙江路的小楼组合》

    激情只为艺术而燃烧

    我崇拜凡·高的艺术精神,那么单纯,那么投入,是现代人很难企及的。我要像他那样,激情只为艺术而燃烧。

    画家心语

    在张胜看来,绘画需要天赋,更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几十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生活是苦是甜,他从未动摇过对艺术的追求、美的追求。他几乎是靠一种生理本能去作画的,绘画使他的精神更单纯、更执著,并已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熟悉张胜的朋友们都知道,他能取得今天的绘画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写生功力。几十年来,他的足迹从海河两岸延伸到长城内外、大漠边陲,搜尽奇峰打草稿,丹青不知老将至。他的写生也非素材,而是创作性的。法国巴比松画派代表画家柯罗,为将自己对大自然的色彩和形体感觉糅入作品中,先在室外写生,再回到画室加工完成。而张胜的写生是将绘画性与情感交融在一起完成的。所以,他的很多写生其实就是创作。“我把我此时此刻感受到的环境信息,通过我的绘画语言传达给观者,使之获得同样的感受。只有置身大自然中,我才能获得最原始、最新鲜的创作冲动和感觉。”张胜如是说。

    面对大自然,他往往物我两忘,废寝忘食,激情难抑。

    赤日炎炎中,他坐在三角凳上画海河边的教堂和洋楼,画得头疼中暑;遇到雨天,则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捏着画笔。

    数九严寒中,他登上渤海大楼楼顶画雪景,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低温冻得他瑟瑟发抖,连油画颜料的盖子都冻住拧不下来。

    他最爱画雪景。据说有一次他独自上街画雪景,朋友有事怎么也找不到他,忽见一片白茫茫中,有一个雪人,走近一看,正是张胜!

    写生中还有过惊魂一幕。一次,张胜与画友杜滋龄、孙克等骑车去引河桥写生,当时周围环境十分幽静,正画得入神时,张胜忽听脚下“簌簌”作响,低头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一条蛇正从他脚下爬过!

    去年秋天,张胜与画友姚先生等结伴驱车数千公里,到中、俄、蒙交界的阿尔山写生。一到那片风光美丽如画、气候瞬息万变、充满原始野性的大自然中,他们就像喝多了的醉汉,提着一堆沉重的画具、脖子上挎着相机,沿着河岸和山间栈道一路狂奔,忘乎所以,尽情宣泄。有一次在盘山道上,老姚下车整理后备厢,张胜在后面以为他又发现了好风景,背上相机就跳下车。不料未拉手刹,汽车顺着山坡下滑,眼看就要撞上前车的老姚了,幸亏张胜的经纪人康乐小姐慌乱中及时拉住手刹,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在张胜画室,康乐请记者观看了她为张胜拍摄的“摄影连环画”,一个个镜头真实记录了画家在晴中、雨中、风中、冰雹中或站、或坐、或蹲、或跪,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以不同姿态作画的有趣情景。 

    整整一个下午,听了张胜的故事,看了张胜的画,大家都在琢磨一个问题:除了一个激情只为艺术燃烧的张胜之外,他的学术成就和绘画风格应当做何评价呢?这时,轮到美术评论家、也是张胜的好友段守虹做“总结发言”了

    “张胜以坚实的写生基础,从自然中提炼他的精神趣味,并以其宽容的艺术态度,容纳东西方对用笔的理解,使笔与色交融为一体,纯粹而唯美。他的写实主义不跟风也不拘泥于传统架构,他唯有忠实于自己的感悟,几十年默默耕耘,从不张扬炒作,也被画界同仁看做是一种美德。他的画作在强调光感、质感、肌理效果之外,更追求中国画的意趣,并表现得不露声色,使人读来惬意而舒适。这种松动的写意效果,对一个专业油画家来说,没有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入研习,是不可能达到的。”

    作者:杜仲华

下一页

张胜油画:《沂蒙秋实》
张胜油画:《沂蒙秋实》

张胜油画:《秋》
张胜油画:《秋》

张胜油画:《雪山经幡》
张胜油画:《雪山经幡》

张胜油画:《春风》
张胜油画:《春风》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