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高清
神来之笔 写心绘意——著名画家张亚光、张佩钢联袂创作人物画册一辑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20-10-29 22:06:52

 

张亚光(右)、张佩钢(左)2020年1月在鹤艺轩画廊。 (天津美术网新闻图)

 

    天津美术网讯 近日,天津著名画家张亚光、张佩钢联袂创作人物画册页一辑。作品中高士、罗汉亦庄亦谐、神态可掬、妙趣横生,展现了二位画家的娴熟的笔墨手段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张亚光、张佩钢是天津画坛名家,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谦和儒雅的人格魅力。二位画家在作品中显现出相近的艺术观,正如此次联手创作的人物画册一样,有如神来之笔,写心绘意,形神兼备,潇洒自如,观之令人沉醉于清静无为的意境之中,感触于闪烁其间的点睛之笔,令人陶醉其中。

 

2019年12月20日,“趣真喜相”张亚光、张佩钢人物画迎春跨年展在荣宝斋(天津)中国书房展出。张亚光、张佩钢与鹤艺轩董事长李建华在画展上。(天津美术网新闻图)

 

    张亚光,1951年生于天津,自幼受家父熏陶开始习画。张亚光笔下的人物体现出东晋画家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理论精要,不仅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精妙,还挖掘到了内在的精神本质(灵魂之像)。在创作实践中,张亚光先生着眼于中西方绘画的相通之处,将写实的造型技法与写意的笔墨语言完美结合,在沿承杨之光、周思聪、方增先等先生的水墨经验的前提下,拓展性地表达了新时代下的真情实感与画外之趣。更为明显的是亚光先生结合当代中国人的审美取向,营造一个个恬静安然、真实细腻、巧思幻妙的意境,塑造了一个个清丽脱俗、娟秀娴雅、朝气勃发的艺术形象,从人物的服 装、姿态、神情、背景等细节都极具匠心。尤其是他将笔下绰约多姿、出水芙蓉般的女子安放进如梦如幻的人文意蕴里,构建出一个纯净、安详、温雅、美趣的女性世界。从而便诞生出了一批洋溢着时代气息、广受人民喜爱的经典作品。

    张佩钢,号直沽老民、空山牧虎客,其室名啸谷堂。1956年生于天津,自幼喜爱书画,爱画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与何家英同拜于津门画虎名家李墨门下,学习绘画。张佩钢的作品内容主要以传统题材为主,有罗汉、钟馗、高士等,内容丰富多样,山水、翎毛、走兽皆为擅长,均是造型古拙,墨色灵透。画家寄情于自然万物中陶冶性灵,以古典人物作为对古代圣贤的一种追思和情感寄托,凸显了画家身上的高雅情趣。所以在佩钢先生作品中不论是其人物画还是其他绘画题材都体现出他对“趣”的独特理解与关注,传达出了“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人合一”的高拔境界以及返璞归真的心灵皈依。另外,张佩钢先生在他古典人物画中试图消解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彰显了现代绘画性。他以中锋用笔沉着从容,转折处松灵朴拙,虚实枯润相互辉映,充分体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笔情墨趣。在品赏佩钢先生作品的时候,我相信他的画面一定会打动隐藏在我们每人心中的那根弦,一种久违的真实与生之欢喜盎然在侧,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应目会心”,也是优秀的传统文人画所独具的“画味”。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亚光作品

 

张佩钢作品

 

张佩钢作品

 

张佩钢作品

 

张佩钢作品

 

张佩钢作品

 

张佩钢作品

 

张佩钢作品

 

 

 

 

 

↓延伸阅读↓

 


“趣真喜相”张亚光、张佩钢人物画迎春跨年展在荣宝斋(天津)中国书房开幕

 


- 著名画家张亚光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  

     


    ·了解更多画虎名家张佩钢:著名画家张佩钢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心无挂碍·张佩钢作品集》出版 何家英为书作序
    ·《心无挂碍·张佩钢作品集》出版 何家英为书作序

    逸笔妙韵绘禅心—张佩钢先生和他的国画作品
    ·逸笔妙韵绘禅心—张佩钢先生和他的国画作品

    “奇蔬共品,疑果相闻”—欣赏张佩钢的两幅画作
    ·“奇蔬共品,疑果相闻”—欣赏张佩钢的两幅画作

    赋予传统形象新的生命—访画家张佩钢
    ·赋予传统形象新的生命—访画家张佩钢


    ·张佩钢郑州办佛画展 中原艺术市场看好天津画家

    组图: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接见天津画家张佩钢
    ·组图: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接见天津画家张佩钢


    ·张佩钢参访少林寺 释永信法师亲切接见天津画家

    高清图:墨韵禅心·张佩钢佛像展在东莞长安饶宗颐美术馆开幕
    ·高清图:墨韵禅心·张佩钢佛像展在东莞长安饶宗颐美术馆开幕

     

     




     

     

  •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