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1970-01-01 08:00:00
 

清朝中叶,广东佛山一带有很多制造酱油等调味料的小作坊,由于临近沿海港口,经常有商贩到这里采购调料贩卖到船只所经沿线的华人聚集区。佛山的“酱园”从那时候开始,变得小有名气。新中国成立以后,佛山的数家酱园开始了公有化合并,并以当时影响较大的一个“海天”酱园作为名号,以“佛山市公私合营海天酱油厂”为新厂名开始了60多年的发展。

时至今日,“海天酱油”已经成为佛山甚至中国传统调味品行业的一个代表性标签。“海天味业”市值超两千亿,古老的人工酱园已然成功蜕变成为新型现代化的工厂。机器人、智能化操作遍布在“智能化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从“传统酱园”到“智能化生产线”的华丽转身,这中间到底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心酸?

《佛山市轻工业志》记录行业技术革新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内的经济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酱油产业最原始的露天日晒、天然发酵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海天作为佛山地区最大的酱油生产企业,承担起了对传统酱油生产的技术改造的重任。

《佛山市轻工业志》中就记载了海天对于酱油生产的改造过程。其中包括组建水泥晒池、储藏与运输管道的机械化以及自动包装流水线的应用等大大小小的技术创新。根据《佛山市轻工业志》的记载,“佛山市公私合营海天酱油厂”从重组建厂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的技术革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海天酱油的产值,而且保证了风味的一致性。改革开放之后,海天更是凭借港澳粤的地理优势,将“海天酱油”销往香港、澳门乃至东南亚。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海天的出口创汇已经达到500万美元。

新形势下的品牌化之路

说起海天味业的品牌化,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叫“庞康”的企业家。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海天也如国内其他公有企业一样,顺利实现和转制任务。当时的庞康担任海天董事长兼总经理,对于这个已然成型的大型企业有了更高的期许。他认为,当品牌达到一定高度,必须要靠规模化、品牌化经营,才能突破瓶颈,将传统产业做成国际一流的知名企业。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海天不断的扩充产能,原有的老厂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高明生产基地由此开始组建。与老厂区不同,高明基地的建设从一开始就瞄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应用最顶级的生产流水线。为了降低人工成本,“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操作系统被大量应用。为了配合这些新型生产线的应用,海天更是投入大量的研发人员,对于传统酱油酿造流程进行改造,使其更适合新型的生产技术。

在风味上,海天为了适应南北不同地区不同口味的消费者需求,将古酱园中“草菇抽”、“豉油霸”、“豉油皇”、“皇后生抽”等产品进行配方调整,打造出不同系列、不同风味的产品。这些产品由于味道纯正、口感新鲜,迅速得到了消费者们的青睐。

与此同时,海天的品牌发展战略也在逐步推进:遍布全国31个省份、超300个地市的销售网,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认识到这一个来自广东佛山的酱油品牌。不过当时的老百姓还习惯于“打”老式散装酱油,对于这种精心包装的新品牌还是有不解之处。直到1999年,海天在《新闻联播》整点报时环节打响了自己的广告,“海天酱油”从此变得人尽皆知,并且以“高大上”的形象,一跃成为调味品行业翘楚,这个古老的酱油品牌真正实现了最华丽的脱变。2001年,海天味业的高明生产基地全流水线智能化改造完成,老厂区关停,作为历史见证保留了下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天酱油的生产,海天味业更是将生产园区打造成一个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旅游景区,让来到佛山的游客可以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海天酱油的每一个生产环节。

从古老的酱园,到今天的行业龙头。海天味业的发展见证了我国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过程。但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迎合新兴发展趋势,努力发展自身,必然是一个行业屹立不倒并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予以删除。)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