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文体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实录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17-03-28 18:03:07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嘉宾:刘正恽,号宗明居士,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

简介:刘正恽,为人行事低调,少于交际应酬,勤于笔墨耕耘,擅长水墨人物及花鸟画,宗师法继承古风画意。1972年开始接触国画,先向中央美院教授姚有多老师求教,后拜入书画大师梁崎先生门下,其后又成为大书画家、鉴赏家许麟庐先生的入室弟子。多位名师的言传身教,让刘正恽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勤学苦练的习惯,颇有旧学大家风骨。

笔墨要表现心灵深处的东西

[天津美术网]:欢迎著名画家刘正恽先生来到天津美术网,做客我们的访谈节目。刘老师您好,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绘画的,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艺术道路的?


[刘正恽]:我主要从小就喜欢画画,一直主要画西画,画点素描,画点色彩什么的,1970年的时候,天津成立了一个业余美术培训班,在二宫,当时王学仲先生给我介绍进去的,我和王先生认识是因为以前搞展览的时候认识的王先生的弟子陶家元先生,后来通过他认识的王先生。当时那个学习班学习的人,现在都挺出色的,其中就有孙建平先生、搞民俗的蔡长奎先生等,我们那时候都20来岁,平时就在一起画画。文革后期的时候,天津有个管文艺这方面的领导提出了少画油画和西画,主要以国画和连环画为主,所以就想改画国画了,当时我们是西画班,旁边就是国画班,国画班当时是孙克纲孙先生在教,我们是人美的老师教西画,那时候主要画素描,当时教我们的杜老师真了不得,当时是文革后期,他就敢在当时请模特,然后我们画模特就从下午画到晚上,晚上在二宫的食堂里吃饭。那时候完全是自己内心特别喜欢绘画,因为我当时去二宫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就这样天天坚持学习绘画,当时自习的心气还特别的高,想考中央美术学院,正好有个亲戚是中央歌剧院的,介绍我认识的姚有多老师,因为姚有多老师的爱人也是中央歌剧院的,当时姚有多老师住在北京火车站对过的春雨胡同里,后来我就经常拜访姚老师,慢慢地就熟悉了,后来姚老师挺喜欢我的,就给了我两本帖,还给我了几块同治时期的老墨,还教我怎么用。和老师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国画中的线非常的重要,因为都是拿线表现物体,说我必须得拜一个花鸟老师,后来我在天津的时候,1972年左右,我就给杨柳青画社画一些卷片和书签什么的,那时候改成国画了以后,有点基础了,可以有点收益了。当时杨柳清画社里面还有个姓曲的先生和我关系特别好,年纪稍微比我大一点,我就问他我拜哪位花鸟先生好,他向我推荐了梁崎先生,所以我最后拜的是梁崎,梁先生。梁先生当时住在西北角的房家胡同,我当时也在老城里住,先生的家离我也很近,我骑车5分钟就到老先生家里,学习上也比较方便,所以我也是经常去,当时76年时候吧,先生刚从石家庄回来,在天津名气也不是很大,只有圈内人知道老先生的作品不错。梁先生常教导我,笔墨是跟着审美的思考来的,审美的思考是跟着创造的意境,这个意境是跟着你心灵中产生的激情。笔墨很重要,笔墨是为了表现心灵深处的东西,才会舒展的更好,更有表现力。当时,梁老先生还给我画了不少作品,都是主动给我画的,算课徒稿吧,所以我收藏的老先生的作品也是比较多的。我每次去都给老师买点东西,搬点煤啥的,所以当时的感觉就和父子的关系差不多。我也经常看先生绘画,先生画画也比较多,所以慢慢我就耳濡目染了,当时有人找老先生画画,老先生还亲自指导我,当时那个纸是很厚的,三层夹宣,老先生就说,这个很难画,因为很容易纸就把墨吸走了,笔头的水份特别足,才能把所需要的效果画出来,我拜先生的时候先生正好是68岁,正式艺术高峰的时候,当时的笔墨是最好的时期,后来1986年的时候,梁老就半身不遂了。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梁崎先生的绘画悟性太高了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这些名师对您的绘画生涯影响很大吧。

[刘正恽]:是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好多画理,你必须通过看才能吸收,你看完之后先生告诉你这笔墨怎么走势,所以当时我也经常和梁崎先生出席一些活动,比如先生经常去和平文化馆。我印象最深的有一次是去北站那个铁路的招待所,当时天津的好多名家都去了,比如李鹤年李先生等,现场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梁先生技法这方面,和梁先生学我才知道了笔法分为平、留、圆、重、变和墨法分为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等等。黄宾虹先生的渍墨法,当时我帮梁先生涮笔,梁先生就说涮笔不要涮的太干净,我突然恍然大悟,因为平时我看梁先生画的时候,我明白一个道理,比如说先生画鹰,鹰的肩膀这块,先生就用笔重压,压的前提就是笔的根部要有墨,要的是这种劲道,会出一种意外的效果。后来有的人模仿先生,用墨染表现,但是绝对和压墨是俩回事,效果也不一样,它出不来那种味道。从这一点上,你就能看出先生的绘画悟性太高了。所以,绘画的天赋是很重要的,天赋要放在第一位,悟性特别关键,先生悟性就非常的高,开始学绘画的时候也没有名家指导,大部分的时间就是自学的,所以天赋极高。老师教我的时候也非常用心,告诉我开始先看什么画册,学习谁的绘画,比如要想画好大写意,必须从小写意入手,等理解了,知道笔墨往哪个方面发展了,你才能开始画大写意。上来画大写意是不行的,因为大写意是对艺术的一个概括,你必须有好多方面的积累才能理解这些东西,所以有些墨法也好,笔法也好,先生教的是一方面,自己怎么运用也是一方面,从先生画画时候就能看出来,先生还有倒炝锅的东西好多人都没看到过,什么是倒炝锅,其实就违反了绘画的常理,比如画竹子,很多人都从下往上画,先生则不然,先生是从上往下画,先生画的竹子,都是上面墨色非常深,越到下面越浅,因为什么呢,先生说这种笔法才有“苍”味,这样的竹子显得非常之挺。所以,先生的好多东西,你要是不亲自看,你理解不了,先生时常说,做人你要老实,但是作画不要老实,太老实的话,你突破不了,你就总是拘谨。有好多东西我觉得现在来讲也是一样,我觉得师承是非常关键的,后来我又拜了许麟庐老师,许老师也是对我关怀备至,这段经历也令我非常难忘。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国画不能庸俗化和流程化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您觉得画好中国画有哪些必要的条件?技法上有哪些讲究?

[刘正恽]:这个技法应该都要掌握,你平时需要通过实践才积累经验,什么叫泼墨,什么叫积墨,什么叫宿墨,宿墨不就是隔夜的墨么,其实大部分人都非常忌讳用隔夜墨的,特别是古人,古人是特别讲究的,因为上千年的文化,传下来的作品都是精品,积累了很多东西,能传世的作品也都是大家的作品,在每个时期都是比较有名的,还有为什么叫文人画,文人画其实就是过去有钱人作为修身养性的东西,也不为了卖钱当时,就是爱好,主要是研究笔墨,所以用料也非常的讲究,所以当时那些作品相当的好,还有,学习古人绘画,对创新也有作用,不知旧怎知新,梁先生就比较喜欢八大,告诉我八大的作品善于用淡墨。淡墨画到一定境界非常的不简单,一般人用淡墨,画到纸上基本都是模糊一片,不容易出现钢骨,但是八大就可以做到。石涛为什么好,因为石涛爱用焦墨,而且用墨可以画出那种韵味,别人都是望尘莫及。所以,传统的东西是非常厉害的,传统绘画用色也是非常讲究的,用色忌讳涂,用料也非常讲究,古人喜欢用贝壳,研磨的非常之细,做白的时候最忌讳就是往上涂白,用白色粉图涂白的时候,必须得见笔,也得见浓淡,因为他怕后人笑话。所以,前人在用色方面非常讲究,我拜许麟庐老师的时候,许老师也特别提倡这个,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古人也留下了非常多的经验,比如你画白,如果画在道外,你用水一接,就过去了,这就是经验,所以这都是古人留下的财富,所以传统就是这么重要,国画是门非常深奥的学科,千万不能庸俗化和流程化,当时50年代的大家非常多,为什么?当时不敢开个展,就是害怕挂出去让别人笑话。

[天津美术网]:您说过真正的中国画大家同时也是书法家,是文化大家,这种艺术基础是不是才能成就个人的绘画风格?

[刘正恽]:我的绘画其实主要吸取的是俩位先生,梁老和许老的东西,另外就是夹杂着雪涛的东西,人物我主要是参考黄冑和陈少梅,他们的绘画理念和技法是我研习的目标。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学画必须要先知古,再创新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谈谈您个人对中国画创新的观点?

[刘正恽]: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精品,让后来人学习研究,我们首先必须要先知古,再创新,你不知道古人的风格和技法,就谈不上创新,创新你需要创造出来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就是自己的艺术语言,你这个艺术语言需要能打动别人,你得让行加看出来说好,这种风格是怎么来的,前人曾经说过,追摹古人得真趣,古人就是前人,过去都是临摹,临摹就是去临摹前人的绘画,就会知道前人是怎么绘画的,是用什么笔画的,别出新意成一家,就是你把古人的东西都掌握了,你才能别处新意。你不能说我不知道前人是怎么回事,盲目的去追求自己的东西和风格,所以我在创新这方面,尽量的把自己的东西能跟自己的字和画相结合,取梁先生的所长,取许先生的所长,然后通过自己这么多年学王雪涛的积累,然后适当的我在小写意这方面多少有些自我的东西,创新也是长期的一个实践过程。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天津美术网]:都说您勤于笔墨耕耘,少于交际应酬,为什么会有这种绘画态度?

[刘正恽]:我也是受老师影响,我的老师也写了非常多的诗,你刚才也看到了,先生就非常喜欢静。你从先生的画中就能看出来,经常是山水画中间有个老人在其中,在深山当中,先生可能就羡慕这种生活,自己看看书,自己做做学问,生活中很平淡,也不张扬,包括天津美院很多大家。我上学那时候有陈冬至陈老师,吕云所吕老师,白庚延白先生,都对梁先生崇拜的五体投地,平时见到我也经常问我梁先生的近况如何,我本人也受到老师的影响,对待绘画的态度比较认真,也经常投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去,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比较多。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技艺高超的画家之间也相互欣赏的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近代画家中,您比较欣赏哪位大家的作品?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您的学习?

[刘正恽]:近现代我还就是喜欢雪涛和黄冑的绘画,经常去研习他们的笔墨,而我最看重的则是造型。雪涛先生之前也提到过这个问题,画是讲究似与不似,似媚俗,不似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但是雪涛先生一再强调,造型是很重要的,雪涛先生本身也非常了不起,1924年的时候就拜齐白石先生了,你看看雪涛先生画的大荷叶,大荷花,那是非常之好的。雪涛先生也一直走自己的路,因为雪涛先生就擅长写生,要求形比较准,现在来说就是透视关系。拿现在有些画家来讲,名义上是在大写意,但行家评论说,实际上那是在恶搞,因为你没有那个绘画基础,画大写意肯定是四不像。齐白石先生都没有画过特别抽象的作品,比如白石先生画的昆虫,细到一定程度了,他也强调写实,因为写实是很难的,画人物其实也一样,为什么美院要画模特,就是为了练习你的笔,练习你的眼,要求你手底准确,表达物体怎么表达的形象和准确了,你在把形都掌握的情况下,你再去改编东西,那是可以的。你不能说本身我绘画不行,你在改编,那就不对了。你看范曾先生到梁先生那去,就拿着笔给躺着的梁先生画了一张速写,人家造型能力是非常强的,你不能说你看人家的作品,觉得人家的人物有点雷同什么的,其实人家的造型能力是非常强的,基础是非常好的。所以,基础对于画家来说非常重要,为什么我提到黄冑先生,黄冑先生虽然没进过美院,但是在画家里面是属于最勤奋的画家之一,一年得画好几刀纸,手上都画茧,笔几乎没离开过纸。所以你看黄先生的东西,他的水墨作品,不光是画驴,画的其他小动物比如鹿、马、鱼,别提有多好了,而且用墨也相当好。其实画人物对后人影响最大的人,是任伯年任先生,后来的黄冑先生,何家英先生,范曾先生,都离不开任伯年先生的作品,都临摹过。任先生的天赋太高了,那个年代不讲透视,但是你看他的人物造型,造型那是非常准确的,所以我就非常提倡传统,提倡不要太夸张,现在很多画人物的,画的人物都是造型比例夸张,弄一些笔墨之势,其实不然,绘画是不允许恶搞的。有的画抽象画的人可能会欺骗一些不懂绘画的人,但是欺骗不了真正懂得绘画的行家。总之,应该还是要尊重传统,因为传统是过去的古人绘画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而不是庸人积累的。范曾当时来到天津一看,看到梁先生以后发现天津还有这么一位能人,对梁先生的评价非常的高,觉得先生就是当年的八大,当年的黄宾虹,所以这些技艺高超的画家之间也是相互欣赏的。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在天津图书馆办展是和同道们交流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著名画家刘正恽做客天津美术网

[天津美术网]:您在今年的4月1日有一个画展? 这次的活动内容是怎样的,和我们说一下。

[刘正恽]:对,在天津图书馆。其实我也是比较低调的,按照我的意思,也许不会搞这样一个展览,因为我的老师梁崎先生和许麟庐先生,都是大家,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成长环境里,多少有些自负,所以我很少参加一些美术方面的交流活动,而且我觉得做好自己,研习好的自己的绘画就足够了,不想太过张扬。梁先生也曾经和我说过,其实你不要求一些什么赞扬,一幅好的作品是不需要别人鼓掌赞扬的,只要别人心里觉得好,悄声赞许,这就是给你作品的一种肯定。

[天津美术网]:这次画展大概展出了您多少作品?都是什么时期的作品?

[刘正恽]:这次展览大概我有90幅绘画作品展出,都是我近几年的作品,主要以花鸟和人物的题材为主,我的人物作品大部分还都是小写意。

[天津美术网]:这次画展您想把自己哪方面的优势展现给大众呢?

[刘正恽]:优势方面到是谈不上,主要是我70年代画到现在这些年个人的一个成果展示,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觉得自己也应该让大伙了解一下我,不要觉得我好想脱离社会一样,而且我现在已经退休了,妻贤子孝,觉得这样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生活,这样度晚年也是挺好的。这次办展我主要感谢姜老师,我和姜维群老师认识有三十多年了,姜老师的文才相当的好,因为当时梁先生非常爱看姜老师写的文章,那时候总去买今晚报,看姜老师写的东西。我和蒋老师认识也是因为当时晚报招广告人员,梁先生给介绍到了姜老师那里去了,现在这封信我还留着呢,对我评价特别高。尽管当时没去成晚报,但是也和姜老师认识了,后来我也和姜老师交流一些作品,他觉得我画的非常好,为什么不在社会上展示一下,我说我皈依佛门以后有些事就看的比较淡了,他说那可不行,说一定要展示一下,姜老师还给梁琦先生,余明善先生写过不少文章,也比较欣赏这俩位老艺术家,他也觉得我的作品不错,应该推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作为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

[天津美术网]:您除了这次的画展,今后还有哪些其他的艺术规划?

[刘正恽]:具体的还没有想法,我觉得什么事都赶着走就好了,一切随缘吧。

[天津美术网]:非常感谢刘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刘正恽]:也谢谢美术网。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刘正恽作品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