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文体
朱玉生:书法艺术是寂寞之道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16-09-20 22:47:38

朱玉生书法作品。
朱玉生书法作品。

虽然各地慕名前来的求字者络绎不绝,但是朱玉生仍然在采访过程中多次强调:中国人就应该会写毛笔字,应该把汉字写好。现在动辄就封“书法家”之类的头衔,对书法的推广和发展并无益处。“我不是书法家,顶多算个能写几笔字的普通人罢了!有人欣赏我的字,我自然很高兴;有人不喜欢我的字,我觉得也很正常。”他说,“书法品鉴,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华美的不一定是好字

“无论是品读还是写字,都不要重表象,而应该重内涵。”什么是字的内涵?风骨和魅力就是字的内涵,而写字的人的心境和性格也决定了字的内涵。

朱玉生认为:“如果你写字的时候,只想着这字写好可以换多少钱,或者赢得多少荣誉,那么字写得再漂亮,也泛着一股世俗轻浮之气。”接受现代教育的国人已经不再从小练习毛笔字,对书法的整体鉴赏力也与古时相去甚远,往往只凭个人喜好或者美观与否就认定字的好坏。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华美的书法就容易被认为是值得欣赏品鉴的好字。

然而回溯历史,就会发现古代文人并不认同这种肤浅的观点。历代文人墨客竞相收藏、品鉴乃至学习效仿的书法作品多为傲骨铮铮或游戏人间的文化名家所作,有些名人的字也写得很美,却乏人问津,甚至少有传世。

近年来一些拍卖行追捧某些“汉奸书法”作品,不过是走入了传统文化复兴的误区,与国学精神背道而驰。仅以视觉美作为评判标准的任何事物,都无法称之为艺术品,这是放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书法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尤其特殊,如何能沦为“花瓶”文化呢?

书法丑要丑得有法度

华美的书法作品不一定具有持久不变的艺术魅力,而真正能称得上好字的书法作品也不一定就漂亮美观。事实上,艺术界古来就有“审丑”之说。而朱玉生总结为:字可以丑,丑得有法度、有来处、有底蕴,就能成就佳作甚至自成一派。

有些字体本身就不是以秀美著称的,有些书法家甚至自己发展出以丑为特色的书法风格,类似的案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曾经自谓“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的才子徐文长,书法方圆兼济、轻重自如、笔墨纵横,貌似狂放不羁,其实暗含秩序,其行草效苏、米之风,而其草书则成为内心情感宣泄的途径,结构破碎、布局散乱、满纸狼藉而钢筋铁骨,不计工拙的笔锋很难为常人所接受,却彰显出书法家对笔力心智的掌控力。

如今在少数文人中风行一时的“丑书”,鲜少有如此动人心魄的力量,大概是缺乏徐文长对生活颠沛、命运无常的理解,也没有足够的艺术积淀所致。朱玉生欣赏的是属于好书法的那种“丑”,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丑”,而是从经典中发展出来的、有法度的“丑”。他认为,学习书法其实就是追溯文化,要沉到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去,要从碑文上下功夫。

书法艺术是寂寞之道

书法品鉴既然不以美丑作为标准,那么书法家体现在作品中的性格与底蕴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朱玉生强调:书法艺术是寂寞之道,吃不了苦头、沉不下思绪、安不了心神、放不下俗务都无法写出好作品。

现在有些年轻书法家应酬过多,甚至以应酬为生,渐渐就把书法做成商业,字里也泛着铜臭气;更有些书法家苦于不受重视,怀着一腔出人头地的心思创作书法,难免显得急功近利,缺乏自己的风格。“古人写字要沐浴、更衣、焚香……这个过程就把书法在你心中的地位神圣化了,你就会自觉地怀着虔诚的心意去写字,摒除杂念、全神贯注,才能写出灵秀飘逸的好字。像现在很多商业机构搞笔会,邀请书法家吃喝玩乐后写几笔,那都是应酬之作,根本看不出艺术创作的氛围。”朱玉生偶尔也应朋友之邀参与笔会,“别人邀请我,我有时间就会欣然前往;但是人家不邀请我,我也不会因此思虑过度。大部分时间,我还是更愿意在大悲院里安安静静地写字。”

采访朱玉生当天地面气温高达37摄氏度,朱玉生日常用来练字的小屋里闷热不堪,他就在走廊上摆一把椅子,摇着蒲扇看香客来去往复、听禅院早课经声,鸽子一群群从屋檐上下飞过,间或有羽毛从高处轻轻飘落在衣襟上,他却不急着用力拂去,仿佛在这样的环境中习以为常且怡然自乐。或许正是这样的生活,让他远离了凡尘俗世,走上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寂寞之道。

朱玉生。
朱玉生。

朱玉生, 1952年生。河北河间人。北大荒文联副秘书长,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书法家协会理事。作品曾刊于《书法》、《中国书法》、《黑龙江日报》、《中国书画报》,曾获全国农民书画赛三等奖,亚运会书画大赛三等奖,全国第二届电视书法篆刻大赛三等奖,首届中国年鉴书画赛优秀奖,黑龙江第三届中青年书法展二等奖,作品被辑入《中国当代书法作品集》、《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1998年退休回天津蛰居以读书习字自娱,2006年寄天津大悲禅院参悟人生。

(本文原载2013年8月23日《今晚经济周报》)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