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1970-01-01 08: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青海工作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支持青海及青海藏区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推进“三区”建设,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青海,是西藏自治区以外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藏区,民族自治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是全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最大省份。583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7%,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
  

  “十二五”期间,我省累计完成投资4380亿元,是“十一五”的3.8倍,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相继建成。公路建设突飞猛进,铁路建设再创佳绩,空中走廊加速扩容,水利建设纵深推进,能源建设阔步前行,信息建设提速发展……全省藏区发展步入快车道。
  

  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让民族地区大步迈向现代文明

  
  大美青海,方圆辽阔72万平方公里,自然环境艰苦,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所有特点和困难。同时,地处三江源头,北半球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资源基地,还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
  

  特殊省情决定了民族地区发展始终是青海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向纵深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隆宝镇措桑村,以前村里300多户牧民居住分散,灾后重建中政府集中安置搬新居;2015年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中,国家电网“走进”措桑村。
  

  今年年初,措桑村结束了全国最后无电村的历史。村民吾要才仁说,住着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又通了电,通了水,日子过得很幸福。
  

  措桑村的变化只是青海藏区发展翻天覆地的一个缩影。

  
  从游牧到定居,从帐篷、地窝子到崭新、明亮、宽敞的定居房……如今,通过游牧民定居工程和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群众,不仅实现了生产生活条件的巨变,而且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住在宽敞明亮的新居,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当洛乡加青村牧民桑吉卓玛笑着说,现在跟以前比,简直是天上地下,水、电、路都通了,生活方便了,上学、就医出门就到,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青海藏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入了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城镇化率达到50.3%,全省一半人口过上城镇生活;
  

  11.3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藏区县城全部实现供暖;

  
  条条大路通藏区,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万公里,青藏铁路提速,果洛机场通航,藏区铁路、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日渐完善;
  

  我省与甘川交界地区面貌出现可喜变化,玉树灾后重建目标全面完成,成为全国藏区的标志性新城。

  
  如今,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让广大农牧区大步迈向现代文明。
  

  特色优势产业,让昔日贫困农牧民迈向生态富裕之路

  
  基础设施重大突破,大大提升了青海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而发展则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不言而喻,只有藏区发展了,青海才能真正发展;只有藏区实现小康,青海才能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特色区位、特色资源、特色环境,成就了青海藏区独具特色的发展禀赋。因此,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的今天,着力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有序开发民族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提高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成为青海藏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玉树基础设施建设跨越提升,但是,城市的发展需要产业来支撑,而产业培育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一直是制约玉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短板。
  

  为此,玉树藏族自治州大力推动产业生态化,吸引大批生态移民进城务工。引进许多民族服饰、藏式精品工贸类企业为龙头,建成民族服饰加工和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核心基地——省级扶贫产业园项目。产业园生产的精美藏族服饰和民族首饰从新玉树走向成都、拉萨、昌都、那曲和尼泊尔等地。
  

  今年,用小马拉大车的方式,凭借旅游扶贫项目,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俄日村的群众逐渐感受到了生活的喜悦。群众或参与开设家庭宾馆、牧家体验、照相留念等方式搞个体经营;或以订单形式将手工艺术品、农畜产品等统一收购和出售。如今,俄日村实现了从单一扶贫向多元化扶贫的转变,群众生活面貌明显改善。
  

  对于青海藏区来说,藏区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了发展的最大资本。

  
  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以上下吴屯、年都乎村为主的周边几个村中,上万人从事唐卡、壁画、堆绣、泥塑等十多个艺术门类,“热贡艺术”已形成家家作画、人人从艺的“一村一品”,全县拥有各类热贡文化企业90多家。

  
  不仅如此,从特色轻工业到特色畜牧业,再到生态旅游业……转变藏区群众思想观念、培育新型牧民,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产业龙头,昔日青海藏区贫困牧民们逐步搭上致富快车,迈向了生态富裕之路。
  

  小财政办大民生,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8月19日,玉树州杂多县31名学生到北京参加《求是》杂志社组织的“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而这也是杂多县学生第二年赴京参加主题教育活动。

  
  无疑,教育是青海民族地区群众获得的最大实惠。

  
  2016年格萨尔狮龙宫殿文化艺术节、玉树赛马节暨首届雪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和三江源水文化艺术节、中国三江源第二届牦牛文化节暨首届澜沧江源雪域山歌节、2016年赛宗旅游文化节……今年夏天,青海藏区举办的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层出不穷、精彩纷呈,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尽管经济和财政实力弱,但青海“钱袋子”对民生支出毫不吝啬。在高效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青海的“小财政”始终不忘高度关注“大民生”。“十二五”期间,全省财政年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建设,财政累计投入民生的资金由“十一五”的1493亿元增加到4649亿元。
  

  民族地区教育累计投资143.56亿元,占全省教育项目总投入的68.5%,重点实施了校安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等项目2900多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16所,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2所,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实现了从学前―年到中职教育全免费,6500余名藏族孩子赴省外异地就读,规模仅次于新疆和西藏。今年开始,86.1万名藏区学生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学生实施15年免费教育,“十三五”末实现全覆盖。
  

  不断改造建设县级医院、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一次性解决了条件最艰苦的青南藏区285个村卫生室“空白”问题,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得到大幅增加。

  
  大力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工程。累计投资8.6亿元建成覆盖4170个行政村的基层文化服务点,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29个、农(牧)家书屋4169个。
  

  ……坚持从藏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民族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青海民生保障正在向普惠型、质量型转变,各族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看住房、说出行、谈致富、说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的伟大进程中,青海用一项项深得民心的举措,打开了一扇扇幸福之门,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民生改善大乐章,汇聚起了全省民族团结的筑梦力量。

  故事传真:
 
  “这个做法好啊!”
 
  “快点快点!”才旺一边催促,一边迈着焦急的步伐和妻子把女儿送到了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一说明情况,女儿立即被安排住院接受治疗,而在窗口前办完手续等着交钱的才旺却在医生审核完相应的证明后,被告知不用立马交钱。
 
  “哎,还能这样?”想起十年前妻子住院时的经历,才旺心里总觉得不安。
 
  “十年前,我妻子也是因为肝包虫,动手术后出现胆漏的并发症在州医院治好的。当时住院花了不少钱,我还跟亲戚朋友借了几千块钱外债。怎么现在住院不交钱?其实我钱都带来了……”才旺说着,摸了摸鼓鼓囊囊的衣服口袋。当听到医生再一次肯定的回复后,才旺这才相信。“没想到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你说我们牧民,家里人突然得了急病,一下子凑齐治疗费确实不容易,这个做法好啊!”
 
  先住院后结算不仅方便群众就医,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这只是玉树州实施医改后取得的实效之一。
 
  众所周知,灾后重建使玉树州的医疗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卫生计生事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然而,也因如此,全州的医改工作启动却比全省晚了整整三年。
 
  如何缩小这一差距?答案在玉树医改的每一步洒满汗水的脚印中。
 
  “我们扩大了基本医保覆盖面,全州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保率都达到了98%,把全州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610元。同时建立了大病保险级医疗救助制度,上半年共报付816人。在全州所有的公立医院设立了‘一站式’结算服务窗口。不仅全面推行‘先住院后结算’的服务模式,还实现了医联体全覆盖。而且,药物品零差率销售、分级诊疗等举措,也让牧民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和便利。”玉树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万玛才仁告诉记者。
 
  十天前,2岁的然仁松保因为肺炎反复发作在县医院未能彻底康复后,被送到了州医院。当听到记者询问住院手续是否繁琐、费用如何时,他的父亲西多笑着摇了摇头。“在门诊挂号后,我拿着县医院的相关手续和医保证很快就办好了孩子的住院手续,住院这么多天,我只需要每隔三天签一次字,十分方便,出院后,治疗费用政府还能报销80%左右,这对于我们来说,太好了!”
 
  2013年,玉树州11家县级公立医院开始进行公立医院综合体制改革,2015年,州人民医院和州藏医院的改革工作正式启动。
 
  外科医生索南伴久是地地道道的玉树人,在州医院工作的十八年,他见证了医院发展的全过程。提到医改,他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培训。“之前我只在西宁参加过培训,而现在,光北京就去了好几趟,这对于我们而言,是最大的福利。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医务技术水平,也壮大了医院的实力。而且近几年从北京来了不少专家,跟他们一起工作,也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不仅加大了对人才的培训力度,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今年一月份刚刚参加工作的扎西旺扎对下个月即将施行绩效考核充满期待,他笑着告诉记者,这项制度合理地确定了每个人的收入水平,多劳多得,将工资和个人的服务能力挂钩,更公平,也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咸文静)
 
  视点短评:
 
  筑起青海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地
 
  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乃至全国的“小康”,各族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就是党委政府努力的方向,成为全省上下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信念。也正因有了这一锐意谋发展、努力为各族群众谋福祉的信念支撑,我省民族地区才不断打破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步入繁荣,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驶上“快车道”,我省民族地区迎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党和政府为助力我省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不断从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给予鼎力支持,为我省民族地区发展注入了空前的能量与活力。省委省政府把国家优惠政策与我省民族地区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使若干重大项目规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基础设施日益强化,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以“小财政办大民生”作为执政理念,从解决民族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我省每年从财政总支出中拿出75%左右投入到民生改善上,民族地区的教育、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文化等全面受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屋”的民生画卷,在青海高原徐徐舒展。各族群众幸福指数的有效提升,为民族地区的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成为响彻青海大地的强音。
 
  在“十三五”开局之际,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发挥后发之势推动跨越发展的新模式,发展的思路更明确、站位更高、举措到位,为筑起我省民族地区发展的高地夯实了根基。民族地区的各项改革开放步伐日益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为我省民族地区扩大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蓄积了实力。农牧业在冲出传统架构中,打破单一的生产模式,土地的回报率翻倍增长,尤其是农牧区土地流转、草场流转机制日趋完善,农牧业日益向规模化、规范化方面迈进。“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为循环经济特色产业注入了发展动力,增强了内在驱动力。绿色生态产业和新业态呈现广阔前景,为民族地区彰显后发之势、实现后来居上带来了新的契机。
 
  青海民族地区在谋求跨越中正在隆起高地,并将以自身的生动实践,独特魅力,产生昭示和引领作用。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