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1970-01-01 08:00:00


    摘 要:

  民族大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为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对全社会的民族团结教育在当今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对全社会加强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应通过学校教育、大众传媒和深入民族地区宣传等途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

  2009 年 9 月 29 日,胡锦涛同志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1]“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既要教育群众,更要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全社会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落实好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民族青少年心中,使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2]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全国人民中间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无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大团结观念深入人心,对我国粉碎境内外敌对分子的分裂图谋,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民族大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我国 56个民族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共同艰苦奋斗的结晶。历史充分证明,民族大团结同巩固我国的边疆、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事业息息相关。因此,我国各族人民应共同担当起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神圣义务。为了强化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思想意识,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全社会的民族团结教育。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祖国图谋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60 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始终没有停止对我国的分裂破坏活动。尤其是近些年来,境外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同境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疯狂进行分裂中国的违法犯罪活动。2008 年拉萨“3·14”事件与2009 年乌鲁木齐“7·5”事件,充分暴露了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暴行和分裂中国的罪恶行径。尽管这两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已被平息,但境内外敌对势力决不会甘心失败,还会伺机制造事端,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当今,境外敌对势力还在意识形态领域向我国大举进攻。国际上“泛伊斯兰主义”、“泛蒙古主义”与“泛突厥主义”思潮泛滥,并利用各种途径日益向我国境内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他们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培植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企图把这些地区作为他们从事分裂中国活动的桥头堡。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企图,我们始终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做好反对民族分裂斗争的长期思想准备。为此,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迫切需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打牢全国人民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

  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 6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现阶段,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民族地区存在的所有困难和问题。

  如果民族地区不断遭到境内外敌对分子的分裂破坏活动,从而挑起民族冲突与社会动荡,则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很可能就会丧失殆尽。当今,民族地区虽然经过改革开放 30 年的发展,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和沿海与中部地区的发展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发展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以及少数民族薄弱的市场意识与致富理念,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只有社会稳定,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功能,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再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我国,民族大团结事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没有民族团结,必然是民族矛盾、冲突不断,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其二,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其三,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而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始终坚持反对民族分裂,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近些年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由于对经济利益矛盾的调处不当,或因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执行不力,引发了一些民族纠纷。更有甚者,一些普通的民事纠纷因境外敌对势力的挑拨与煽动而成为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制造暴力事端的借口。这些民族纠纷的产生,更加警醒我们需要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反对民族分裂、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因为“民族关系始终是我国社会政治关系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全局。正确协调和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局面,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3]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在全国各族人民中间广泛深入地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第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这里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是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的总和。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党和国家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民族、民族问题、民族观、祖国观等范畴。2005 年 5 月 3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从六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新概括:一是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二是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三是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四是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六是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4]

  第二,国家民族政策教育。它主要指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二是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

  三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其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保证,互助是本质要求,和谐是理想状态,四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要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五是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六是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5]

  第三,国家民族法律法规教育。国家民族法律法规教育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主要是指对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等的教育,让全国人民知法懂法,自觉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自觉遵守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规定的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总纲中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全国各族人民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中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第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必须教育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民族精神具有展现民族成员共同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共同遵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对内动员和凝聚民族力量,对外展示和树立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成熟的重要标志。”

  [6]2002 年 11 月 8 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7]通过教育,使我国各族人民懂得,深深根植于数千年文明历史与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为维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是全体思想政治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具体的表现。如何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武装全国各族人民的头脑,自觉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深入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教育对象的民族团结教育。在中小学,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加强小学生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懂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 56 个民族,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并了解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加强中学生民族政策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全面了解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我们党确立并实施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族政策体系。在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使他们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和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社会主义祖国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党校,要通过定期培训,对各级干部进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关系、解决好民族问题的能力,增强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使命感。

  第二,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加强对全社会进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墙报等大众传播媒介,大力宣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化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三,深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力开展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宣讲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讲座、图片展览、视频播放、文艺演出、入户访谈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大力宣传新中国成立6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力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优越性,深入揭露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社会主义祖国的丑恶嘴脸和反动本质,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与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谅解;教育和引导各族群众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自觉维护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齐心协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2] 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09-29(1).

  [3] 陈 丽.处理好民族关系构建和谐新疆[J].中共伊梨州委党校学报,2008(3):40.

  [4][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5-05-31(1).

  [6] 杨永利,李建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124.

  [7] 江泽民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9.

(胡 凯 ,刘勋昌)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