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1970-01-01 08:00:00

   天穆网讯 控制和经营亚欧大陆通道自古至今都是欧亚大国成就地区乃至全球霸业的梦想。仅仅从20世纪到现在,就出现过至少四个主要的陆上丝绸之路的梦想、计划或实践。简单追溯和对比近一个世纪内不同国家的欧亚大陆丝路战略,有助于审视和反思当下中国“一带一路”的前景及其挑战。

  日本的丝绸之路计划

  日本是20世纪初期就已尝试建立陆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早在 “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军部和学界早已对中国东北、蒙古、西北、新疆以及中央亚细亚进行了精细的调查和研究。在30年代吞并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之后,日本便开始积极谋划打通亚洲大陆,建立横贯中西的陆上丝绸之路。根据日本学者松本真澄的研究,日本的陆上丝路蓝图始于包头,经新疆到阿富汗,再经伊朗到巴士拉/巴格达,然后延伸到叙利亚和土耳其。从地理位置上看,日本的这一丝路计划更偏南向,更像是最近印度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即首先通过 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即TAPI路线)或经伊朗港口-阿富汗西部连接中亚和南亚,再将中南亚和西亚连接起来。

  从文化上看,日本计划的丝路覆盖的国家基本是穆斯林国家,所以这一时期日本的中亚和南亚研究水平极高。仅从其丝路计划中对穆斯林圣城麦加的规划即可看出端倪。在日本丝路蓝图的西端,日本将麦加连接到地中海东岸,从而形成了从巴士拉/巴格达和麦加双线一起到叙利亚和土耳其的构想。日本对亚欧丝路战略的设计也反映在其20世纪初的国内宗教政策上。在日本积极发展同中亚西亚穆斯林国家和伊斯兰教的友好关系的同时,也在东京建立清真寺,为埃及等国培训军官。尽管日本帝国主义的丝绸之路梦想随着二战结束而束之高阁,但其对穆斯林的学术研究和宗教文化政策值得任何试图在亚欧大陆重建丝绸之路的大国借鉴。

  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陆桥

  第二个连接欧亚大陆的蓝图和实践是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大陆桥,即我们常说的北线。正如中国所面临的马六甲困境一样,1967年的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的关闭等中东因素直接促成了欧亚陆上通道的建设来,以便维持亚欧运输和贸易。但是,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俄罗斯的主控以及偏北的地理原因,这一欧亚通道的局限性不言而喻。随着高加索局势的不稳定和东欧局势的恶化,尤其随着中国第二亚欧大陆桥、陆上丝绸之路的扩大以及印度南线丝绸之路的建设,这一欧亚通道的未来和俄罗斯的周边经贸政治关系息息相关。就目前来看,这一北线大陆桥的前景不太明朗。

  中国的欧亚大陆桥

  第三条欧亚陆上通道主要是中国的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的欧亚大陆桥。从地理上看,中国的陆上丝路战略基本上是接盘日本的南线丝路计划、腰斩俄罗斯的北线欧亚大陆桥以便主导中线。自苏联解体以后,中国恰逢其时地推出了这一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事实证明,中国和中亚国家蓬勃的经贸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一物理连接。自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一路一带”设想,中国的欧亚大陆桥大大拓展了同沿途“小桥”的连接,似乎预示着中国“西进”取得了重大进展。

  印度的棉花之路

  第四条欧亚大陆的通道是印度的新丝路(或棉花之路)。由于显而易见的地理位置,印度的丝路在方向上略异于上述三条路线。尽管面临着和巴基斯坦的复杂关系以及阿富汗动荡的政治动荡,印度旨在连接中亚和南亚甚至西亚的两条通道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是从土库曼斯坦到阿富汗到巴基斯坦到印度(即所谓的TAPI)的油气通道即将完工。另一条是经由伊朗恰赫巴哈尔港(距离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不远)到阿富汗西部的公路和铁路连接。这两条区域通道共享的一个目标是将中亚和南亚(以及西亚)连接起来。

  在上述欧亚大陆通道蓝图或实践方案中,由于地理、历史、外交、文化等因素,也许中国和印度的丝路或新丝路更具比较意义。在经贸全球或地区一体化的背景下,比较具体路线的物理区别和连接意义不大,毕竟没有国家和地区自绝于区域经济网络。真正具有对比意义的是中国和印度与这些沿线国家的文化关系(或者 “民心相通“)方面。在联通中亚以及南亚的文化关系方面,印度很显然已占上风。一是印度自莫卧儿王朝以来就有连接中亚宗教文化的传统,这一宗教文化联系时至今日也没有断裂;二是印度以丰富的文化资源想方设法提升和中亚国家的文化关联。正如笔者在以前一篇有关莫迪中亚之旅的文章里所指出的那样,印度谙熟中亚突厥文化甚至中国新疆问题,以古代突厥民族和印度的文化关联以及现在的新疆问题来突显印度和中亚的文化情感联系;三是印度国内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尽管印度是印度教徒主导的国家,而且也不时在特定地区爆发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地方性冲突,但印度的民主体制和多元文化并没有威胁到穆斯林的基本文化和宗教权利。

  在连接西面(西亚)和印度的文化关系方面,印度-伊朗友好关系的基石之一就是印度对境内什叶派穆斯林少数民族文化和宗教的尊重。尤其是印度将什叶派穆斯林的穆哈兰姆(Muharram)节列为官方节日,可以窥见印度对伊朗的用心良苦。不但如此,曾是印度教徒重要圣地的北方邦首府勒克瑙 (Lucknow) 也一直成为什叶派穆斯林中心(值得指出的是,就在这两天,此地爆发了抗议新疆的宗教政策)。除了和伊朗和什叶派穆斯林积极发展友好文化关系,印度政府一直和穆斯林社区领袖保持着紧密的交流甚至友谊。即便是被认为印度民族主义者的现总理莫迪也邀请印度主要的苏菲进行宗教交流和沟通。笔者年初在喀拉拉邦拜访的苏菲谢赫就和莫迪进行过面对面的宗教交流。

  历史的宗教文化关联、英国的政治法律遗产以及政治领袖对于宗教文化的睿智使得印度的新丝路战略在沟通中亚和南亚、建构一个中南亚、或者印度洋和中亚共同体方面迈出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TAPI路线还是经由恰赫巴哈尔港连接中亚的路线,都将帮助印度形成连接欧洲的海上通道和陆上通道。尽管在纵深上不及中国的陆上丝绸之路,但印度的新丝路计划在整合中亚和南亚、中南亚和西亚方面取得了进展。除了地缘政治等因素外,支撑这些地理和物理连接的背后是印度的文化软实力。印度建构一个更大区域体系即中南亚显然也得到了域外大国美国的大力支持。仅从美国国务院中亚南亚事务局的合并来看,印度和美国在连接中亚、南亚、西亚和印度洋方面的利益基本一致。在东印度洋以及南海争端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得到美国支持的印度软实力及其新丝绸不排除延伸到东南亚,最终形成一个“亚洋”(太平洋西侧和印度洋东侧)和亚欧大陆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的国家大多数是穆斯林,这也就预示着印度和中国国内的民族宗教政策将极大地影响他们同穆斯林世界的关系。

  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中国本来就具有天然的文化民族优势来沟通东亚和中亚(甚至西亚)。但苏东解体以及中亚国家的独立、9·11以后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以及地方宗教政策却将中国和中亚在文化上隔离起来。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都不同程度地支持和参与了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尽管印度也遭受更为严重的恐怖主义武装袭击,但印度并没有利用9·11事件在自己的穆斯林聚居区 “反恐”。美国政府的“反恐”战争及其以后的“反恐”战略转移对于印度国内民族和宗教关系并没有产生大起大落的影响,印度在穆斯林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强。反观中国,从9·11到7·5事件之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从土耳其到沙特到东南亚的广大穆斯林地区却受到挑战。[page]

  在中国和穆斯林世界的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即穆斯林国家对北京政府都异常友好,这可以从最近海合会对中国南海立场的支持可见一斑。但与此同时,穆斯林国家对中国的宗教民族政策又相当忧虑。君主制穆斯林国家的执政者担心其亲华政策与当地穆斯林民间对新疆宗教政策不满产生反差,由此将会加深早已问题重重的本国官民矛盾。民主制穆斯林国家的执政党则担心反对党将新疆问题内政化、甚至作为动员民众反对政府的资源。从中国周边来看,穆斯林邻国的社会这几年对新疆宗教政策的反应不断升级,中国西北地区地方政府的宗教政策不仅仅恶化了中国和穆斯林世界的关系,而且也将危及中央的“一带一路”战略。如果该趋势继续恶化、发酵,那么在中国东部、北部、南部都有核武装定格的情况下,中亚和南亚敞开的西进之路将会极具危险和不可预测性。仅仅因为一个局部省区的宗教政策就很可能会动员“一带一路”沿线武装组织破坏中国利益(巴基斯坦“虔诚军”政治领导人最近对新疆宗教政策的谴责、印度勒克瑙地区穆斯林抗议新疆宗教政策、哈萨克斯坦的军火商店被劫事件等都表明了“一带一路”安全环境的急剧恶化),最终会危及中国与穆斯林世界的总体关系以及中国的全球崛起。

  另外,在中国和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因为历史、主权、领土等问题而关系日益严峻之际,中国的民族问题则可能从另一个维度影响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如台湾地区由于其友善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成为穆斯林世界的重要旅游地。台湾的高等教育、旅游、食品已经大幅向东南亚乃至中东倾斜。台湾当地领导人接见穆斯林朝觐团几乎可以和美国总统斋月和穆斯林开斋一样成为惯例,极大地提高了台湾在穆斯林世界的文化软实力。韩国的清真产业开始走向穆斯林世界,其标志是(1)韩国早已和穆斯林世界经济论坛(WIFE,相当于穆斯林世界的达沃斯)展开交流合作;(2)韩国是亚洲率先使用单独的集装箱运输清真食品,以避免清真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与非清真食品混合。韩国在外交层面的成果或许最为明显,即与穆斯林中等强国如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 (甚至可能的伊朗)展开深度合作,尤其在军工、核电等高科技领域。日本也紧追不舍,在教育、旅游、食品、文化交流等方面大张旗鼓促进和穆斯林世界的关系。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三个世界理论体系中,穆斯林世界基本上和中国同属友好互助的第三世界,那么今天,持续恶化的西北宗教问题在全球政经格局巨变的背景下则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