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文体
抱璞守拙—张超中国画作品展4月30日在京开展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16-04-21 17:41:30

抱璞守拙——津门张超中国画作品展

天津美术网讯 “抱璞守拙——津门张超中国画作品展”将于4月30日上午在北京新蓝鼎艺术中心开展。本次展览展出了张超30余幅精品力作。画面简净空灵,色彩、比例对比性强,哲学意味浓烈,显现出了画家的真情实感。历时10天的展览将为广大书画爱好者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提供一个陶冶情操、欣赏文化艺术的好去处。

抱璞守拙——津门张超中国画作品展

前言

中国传统人物画向来以神韵、超拔脱俗胜。以形传神,对学院派画家来说,在造型能力上必然过关。素描固然重要,但中国画的传统脉络始终是以“写意”“笔墨造型”“书画同源”为先导。当今中国画者若欲在画坛立定脚跟,一要锤炼“笔墨”,二要增补学识、塑造品格,三还要在画里画外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我所认识的天津大学的艺术博士张超兄弟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深刻清醒意识的后起之秀。

与张超交往,由人读画,他是在向着学者型的画家角色努力。我向其提出一些画理画论以及技法上的疑惑,他都能有根有源、条分缕析的让你分明起来。画者贵在有思想,于日常事事物物中见心性,生格调。张超一身正气,儒雅中有矜持,思考中见良知,对待艺术创作,无论临摹无论创作无论题材无论构图都必见其想法,灵活突显自我。张超非常关心并欢喜于别人对他的画提出的批评与建议,及时思考与改进。当然,张超作为有朝气的80后新生代画家,并且沿着津门一脉的扎实路线,从学院里一步一步坚定走出来,他自有自信的一面。他笔下的古典人物系列,俨然带出了个人鲜明的气质与创意。人物造型沿袭高古奇崛、朴拙静雅一路,对陈老莲、任伯年颇多研习,对魏晋风度、唐代谨严妙法颇多意会。张超在画面上体现出来的才华亮点在于他对墨色的良好把握,他善用积墨、积色法,结合当时的创作心境,不紧不慢的调匀感觉,始终保持了“清雅温润”“古拙静美”的格调。张超作为一青年画家还有不同于学院派的路数,他从小深受家学影响,在书法上下足了童子功,切实体会到了“一波三折"之妙。如今他还未完全走出校门,画面就已在社会人文的现实关怀层面开掘了,率性放胆画开来去,提前跳出了一味临摹、拼凑、生板的窠臼。而从风格创新角度于他这般年纪为时尚早,能够完好保留年轻时节的本真之气就已很出色了。

而针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张超充分显示了他作为学院派优等生的一份自信,当仁不让。尤其工笔重彩创作,他大胆构图,大胆设色,于细节处露其高妙匠心。比如他的获奖作品《家园》,我们惊喜于他的色彩与构图之余,最为两头犀牛的眼神所打动,哀婉神伤,依恋茫然,一下激发了观者的情感。整体画面简净空灵,色彩、比例对比强烈,哲学意味直使得题材内容完全成象征符号,而渗透其间的真情实感可看出张超平日陶养的情怀。

张超兄弟的山水画也是很优秀的,尤其他画树的感觉玲珑有致,萧疏清旷,笔笔生发,神灵活现,最显他胸中的山林意趣,把他年轻美好的舒朗英姿直接植进了最好的季节,最雄伟奇秀的山峦上,溪桥边。另外,他画山石的积墨皴法亦可见出他“慎独守静"的工夫。所以,以艺术本体的角度来审视,无论如何,张超的快速进步是必然的。有道是“技进于道”,而“道”之运行,“逆“之动也。他画画因守一份静气,势必慢工出细活,但于现实发展上实际是“快”的,因为“品质”的保证始终是艺术成功的不二法门。

刘洪郡(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张超
张超。

张超,天津市人,本科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绘画系中国画专业,硕士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画艺术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为天津师范大学杨志刚教授和天津美术学院董克诚教授。现天津大学博士在读,博士生导师为天津大学工笔重彩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刘新华教授。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青年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员。

开幕时间:2016年4月30日(周六)上午10:30开幕式

展览日期:2016年4月30日至5月9日

主办机构:新蓝鼎(北京)艺术中心

学术支持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国学院、中国新闻出版传媒业书画研究院、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支持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东城区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东城区邮政局安外邮政支局、勐库森韵古逸茶厂

展览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甲三十壹号

张超作品-
张超作品-观莲

张超作品-
张超作品-晋人谈玄

张超作品-
张超作品-无求于物,自静其心

张超作品-
张超作品-文人韵事

张超作品-
张超作品-禅境物语--王维禅境

张超作品-
张超作品-禅境物语--皎然禅意

张超作品-
张超作品-禅境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