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文体
十分沉实见精神 追思津门画坛名家左月丹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16-03-13 19:15:25

津门已故画家左月丹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
津门画坛名家左月丹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现场。

津门画坛名家左月丹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现场
左月丹儿子左益琦与弟子柴树朴在追思会现场。

津门画坛名家左月丹先生逝世三周年追思会现场
左起:解新毅、王学川、吴克刚、柴树朴在交谈,回忆左月丹先生生前往事。

天津美术网讯 今天(3月12日),为了纪念津门已故画家左月丹先生逝世三周年,由先生弟子、家属发起,举行了追思会。柴树朴、解新毅、吴克刚、林洋、张福禄、张国洲、温勇、王学川、马杰、穆瑞春、王耀起、赵以珠、杨建峰、邵明芬、于俊恒、白自祥、傅琦、左玉芬、左益琪等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就左月丹先生的艺术成就、社会贡献、以及对传统国画艺术的传承做了深入的研讨。

左月丹
左月丹。

左月丹先生是天津市著名画家,德高望重。于2013年三月去世,享年九十四岁。左月丹先生师从津门国画泰斗刘子久先生,擅长传统山水画,兼作花鸟画,是刘老先生的得意高足。他一生致力于国画艺术,笔耕墨耘将近八十余载,恪守传统,中规中矩,我行我素,不为时风所左右,始终矢志不渝,潜心钻研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纵观左月丹先生之山水画,其作品文人画气息非常浓厚;淡雅、浑厚、清新、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烟火气。观之润目养心、如赏美景、似品佳酿、令人心旷神怡。

著名美术评论家、天津美院教授王振德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国画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是左月丹艺术创作的摇篮。源于社会生活的持续激情,是月丹老人创作的动力。他的山水画是恪守古法、熔铸众法的创作,也是弘扬先贤、抒发自我的创作,不逐时尚,不随时人,自有古意和新意。左月丹心平气和,澄怀养心,行仁重义,不计名利,故能益寿延年,气度浩然,老当益壮,犹能创制精品佳作,实在令人赞佩。清代李文治《书船山纪年诗后》云:“一代风骚多寄托,十分沉实见精神。”将这句诗用于说明月丹先生其人其画,当是极为妥当的。

据了解,此次追思会中做出决定,将于2019年,左月丹先生百岁之际,举办纪念画展。画展将展示其生前的精品力作,其中部分作品为首次亮相。

左月丹
左月丹。

左月丹
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曹秀荣与左月丹在画展上。


十分沉实见精神——左月丹其人其画

王振德

二十多年前,天津市红桥区政协组建书画联谊会,由梁崎、龚望、穆子荆、左月丹等十余位书画家组成理事会,本人有幸忝列其中。从那时起,我与月丹先生相识了。进入新世纪后,与月丹先生一同参加各种书画活动,见面交谈机会增多,深感他是一位淡泊坦诚、德艺双馨的忠厚长者,是一位注重情谊、以画为乐的艺术家。

左月丹
左月丹毕业证书。

左月丹,名澄桂,字月丹。1920年11月13日生于天津西北角一户中医家庭。其父秉镛公熟谙经史,悬壶济世,以内科、妇科名闻一时。面对上世纪三十年代私塾与洋学堂两种教育方式并存的天津形势,秉镛公既送月丹赴慈惠寺小学接受学堂教育,又送他到任家私塾读国学,并借用晋代葛洪《抱朴子·论仙》中"愿加九思,不远迷复焉"之意,将其书房名为"九思轩",激励他学习时多思考、勤思考,以沉实精神日新其业,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左月丹自幼痴迷书画,不肯走上经商或行医之路,征得父亲同意,1937年由亲友陈棣生举荐,考入天津国立美术国画正班,师从刘子久先生,每学期交8元学费,经过4年8个学期的勤学苦练,从临摹古画、实地写生,到创作展览,至1941年毕业时,左月丹不仅练就了扎实的国画基本功,还具备了独立进行山水画创作的能力。因为时逢日寇侵占,战火连年,天津美术馆被日寇侵占,遂由中山公园转至宙纬路,复迁西北角严翰林大院,再迁至河南路日本神社旧址。左月丹一直跟随刘子久先生,子久先生走到哪里,他就跟着学到哪里,他喜欢子久先生其人,也喜欢子久先生其画,感到与子久先生学习乃三生有幸,决心跟到底、学到底。前清秀才王士良喜其勤学上进,因其名"澄桂",引申为"澄月丹桂"之意,特赠字为"月丹"。自此,左月丹以字署画款,以字行世。

左月丹
左月丹展览。

上世纪四十年代,左月丹偶然得到一部日本版精印的套色"南画大成",内印唐宋元明清名家经典之作,他如获至宝,观赏不倦,临摹至今。在刘子久先生指导下,他用两周多的时间,聚精会神地临写五代巨然名作《溪山兰若图》,不仅堂庑壮阔、气势恢宏,而且颇得巨然笔墨神韵,充分显示出他的艺术天赋和潜能,甚受子久先生好评。历经半个世纪,孙其峰教授欣然为之题跋。梁崎先生在世时见到此画,亦不禁翘指称赞。

出于养家糊口之需,左月丹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如意庵、二号路、红星等小学执教,教过语文、算术、美术等多门课程,深受校长及师生员工敬重。建国后,虽有调整到中学或大专院校教学的机会,都因他满足现职且不愿求人,而转瞬即逝了。月丹先生在认真教学的同时,坚持临画和作画。他利用不上课的时间,经常赴北京故宫或天津艺术博物馆观摩名家名作,或到公园或郊外进行写生,始终走一条边教学、边临摹、边创作的人生之路。几十年如一日,笔耕墨耘,临池不辍,自强不息。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国运昌盛,文学艺术蓬勃发展,左月丹的艺术才能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爱重。他应邀加入中国书画社湖社画会,成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并担任津沽书画研究会名誉理事、天津红桥区书画研究会顾问等职。他从来不把名利放在心上,始终挚爱书画艺术,将能够在晚年挥毫染翰,作为人生至高乐趣,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好、老有所乐。他热心辅导社会各界人士学习书画的活动,热心赞助各种益国利民的慈善工作。他以为国为民为家里亲人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引为耄耋年华的欣慰和自豪。

左月丹作品。
左月丹作品。

上世纪四十年代,左月丹偶然得到一部日本版精印的套色"南画大成",内印唐宋元明清名家经典之作,他如获至宝,观赏不倦,临摹至今。在刘子久先生指导下,他用两周多的时间,聚精会神地临写五代巨然名作《溪山兰若图》,不仅堂庑壮阔、气势恢宏,而且颇得巨然笔墨神韵,充分显示出他的艺术天赋和潜能,甚受子久先生好评。历经半个世纪,孙其峰教授欣然为之题跋。梁崎先生在世时见到此画,亦不禁翘指称赞。

可能由于崇尚创新的艺术潮流所致,在刘子久众多弟子中,多数人走向脱开古法、自|辟新经的画路,像左月丹这样珍重薪传、恪守传统法度且有个人风貌者,至为罕见。这是左月丹长期缺少人们足够重视的原因,也是左月丹艺术颇需珍重的理由。

左月丹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作品,基本是学习刘子久山水笔法,以画青绿山水为主,追求清劲秀雅的绘画风格。其民国三十年(1941)冬日画的《松山观瀑》,表现两位老者由童子陪侍,在松崖观赏山涧飞瀑的情景。用笔劲爽雄强,勾皴峭健利落,设色清新古雅,颇得子久先生笔墨精髓。其民国三十一年(1942)冬日画的《秋林语话)),以简括清逸的艺术手法,刻画山谷疏林茅舍里高士对语的场景,行笔洒脱有力,章法开阔灵妙,神韵悠扬,似有一股清脱之气飘浮其中。

左月丹作品。
左月丹作品。

左月丹五、六十年代作品仍在子久先生指导下,继续摹习历代名家笔法,追求古朴秀雅的山水画风,在摹习中开拓并强化自己的艺术理想。他以《南画大成》为蓝本,结合京津所见古人真迹,从五代荆浩、关同、董源、巨然,北宋李成、郭熙、朱元章父子,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至"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四僧"、"金陵八家"等大师佳作,遂一进行临摹和研究,细细体味其中笔墨韵味,同时吸收清末民初吴石仙、萧谦中、胡佩衡、溥心畬、张大千等名家的艺术营养,使自己山水画的笔法稳步进入成熟时期。这一阶段许多练笔之作,大多被亲友或学生们索去,家中所存作品已经寥寥无几。

八十年代国家进入开放改革时期,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重视与弘扬,左月丹山水画历经长期修炼,开始步入创作盛期。他不仅对历代各家笔法信手拈来,而且能融汇各家笔法于一体,随心所欲地按自己情意进行创作,达到了"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境界。他喜欢在心情闲适放松之际,展纸挥毫,作层峦叠峰、密树丛林之景,令烟云飘渺,飞瀑击石,中间绘以屋舍、板桥、亭榭及高人逸士,极尽远近高低之层次和水墨浓淡之情趣,以表述其与世无争的天人和谐的平静心态。他的山水创作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或青绿,或浅绛,或水墨,皆得心应手,意到笔随。其作品形制,或中堂,或横幅,或条屏,或扇面,皆应人所需、切合人愿。其尺幅可长及丈二,亦可精至盈尺,皆挥笔若定、适情任性。其代表作有《烟林晴阁》、《松山琴韵》、《白云出岫》、《山水清音》、《雨天清谈》、《溪山烟雨》、《秋山红叶》等。

左月丹作品。
左月丹作品。

左月丹痴迷书画,甘愿为画画付出一生。他认为“人画一体”、“人画一致”、“画的修炼与人的修炼是一回事”。在其长达60年的笔墨生涯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情,现就笔者所知,略陈一二。

月丹先生认为画家要懂得感恩,要感谢恩师,感谢父母,感谢先贤,感谢亲友,感谢人民,感谢天地万物,感谢笔墨纸砚,更要感谢当今社会生活。他多次对笔者说"我快活到九十岁了,有吃有住,自得其乐,能画画,被人高看,全靠老师教的本事,全靠亲友帮助。我的一切,是父母给的,老师给的,社会给的,现在我想的是如何把画画好"。他对其恩师子久先生的感情是刻骨铭心的、感戴不忘的,事事处处都可以感觉到。他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珍藏着子久先生画稿,平日言谈话语离不开子久先生当年的谆谆教诲,"师徒如父子"在其艺术生涯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

左月丹作品。
左月丹作品。

在学习国画道路上,左月丹主张学习山水画,必须从临摹古画入手,从临摹名家名作中一木一石画起,然后扩及一山一泉、一舍一桥,逐步画出成幅作品,循序渐进,坚持临习十年八年,有了笔墨基本功,再去写生创作,就象山水画家的意思了。不懂规矩,难成方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左月丹这样说,也是这样想和这样做的。他年近九旬,依然边创作、边临习古画,从未放松过基本功训练。在其临习古画过程中,他主张有选择地临摹,要择取适合自己情性和艺术理想的经典之作,不作无重点的盲临。他同时主张在临摹中要能够背临,要对原作用心揣摸和深入研究,抓住原作特点及妙处,不能无思索地泛泛临,应临出经典画家的神情意趣来,以便引发自己创作时的神情意趣。从左月丹现存作品题款考察,他临摹遍数最多的画家有王蒙、王时敏、龚贤、王石谷、石涛、吴历、吴石仙等人。他除经常到博物馆重点观摩这些画家作品外,还特意到南京清凉山龚贤纪念馆观赏和临写,以求学到龚贤笔墨真谛。长期对古贤名作的研习,使其创作能够"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艺术特质。

左月丹创作水墨山水,喜用清四王那种积山累树的章法,在笔墨上则追求米元章、米友仁、高房山的水墨横点竖画的艺术效果,其画水墨淋漓畅快,深浅浓淡,云雾变幻,水云连天,极富朦胧之感。他有时采用吴石仙、萧谦中等先贤画法,先用水打湿画面,待湿得恰到好处时,再以皴染之法逐层力日画而成,颇见"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之功。左先生画青绿山水所用各种石绿颜色,都是用其珍藏的孔雀石碾磨研制而成的。先以笔勾勒山石树木轮廓,用绿之处染草绿为底,再罩染石绿。树木夹叶先以重墨勾勒,再依次点染草绿、石绿,使青绿山水呈现蔚然而深透的美妙境相。

左月丹作品。
左月丹作品。

左月丹作品。
左月丹作品。

左先生对画扇面经验丰富。开笔前,他习惯向扇面上撒些珊瑚粉(或矾末内掺点朱砂),使扇面留得住笔墨颜色。在构图上,他将扇面分为三段,以中段作标准,找出三段共同的水平线,再往上面写山画水、添屋加树,使画面形象平稳周正,这就避免有些画家将扇面形象画得东倒西歪的弊病。

中国画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是左月丹艺术创作的摇篮。源于社会生活的持续激情,是月丹老人创作的动力。他的山水画是恪守古法、熔铸众法的创作,也是弘扬先贤、抒发自我的创作,不逐时尚,不随时人,自有古意和新意。左月丹心平气和,澄怀养心,行仁重义,不计名利,故能益寿延年,气度浩然,老当益壮,犹能创制精品佳作,实在令人赞佩。清代李文治《书船山纪年诗后》云:“一代风骚多寄托,十分沉实见精神。”将这句诗用于说明月丹先生其人其画,当是极为妥当的。

(著名美术评论家、天津美院教授 王振德 2008年5月)

左月丹作品。
左月丹作品。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