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1970-01-01 08:00:00
刘宝明

  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素有“金山银水”和“大爱之地”的美誉。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等30多个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浪的考验;军民关系、兵(团)地关系长期和谐;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长期处于新疆末位,平安建设公众满意度长期保持在90%以上,堪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典范,创造了民族团结的“阿勒泰现象”,为新疆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为深入探寻阿勒泰地区民族关系长期和谐的原因,日前,国家民委调研组赴阿勒泰地区,亲身感受了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浓浓亲情、开放包容的博大情怀和共创未来的执着精神。调研组一行深深感到,阿勒泰地区各民族长期和谐发展的态势,不仅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的缩影,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重大论断的生动诠释,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经验,是维系中华民族长期团结和睦的宝贵精神财富,对进一步做好新疆乃至全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金山银水春常在 大爱之地花长开

——新疆阿勒泰地区民族关系长期和谐的调研与思考

□ 国家民委调研组 刘宝明 马文锋 赵倩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马丁别克(左一)的一家与汉族弟弟四川别克(左二)。  资料图片

哈萨克族妇女以抛洒糖果的方式表示祝福。资料图片

  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素有“金山银水”和“大爱之地”之美誉。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等30多个民族的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长期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浪的考验。这里军民关系、兵(团)地关系长期和谐;这里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也长期处于新疆末位,平安建设公众满意度长期保持在90%以上,堪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典范,创造了民族团结的“阿勒泰现象”,为新疆乃至全国其他民族地区树立了榜样。

  为深入探寻阿勒泰地区民族关系长期和谐的原因,国家民委调研组赴阿勒泰地区调研和学习,亲身感受了那里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浓浓亲情、开放包容的博大情怀和共创未来的执着精神,深刻领会了“民族团结和喀纳斯湖一样美”“民族团结比天大”等群众心声的内涵和分量,深切感悟了“金山银水”和“大爱之地”的真美、真情和真爱。

  我们深深感到,阿勒泰地区民族团结源远流长,特点鲜明,基础牢固,保障有力,不愧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我们更深深地感到,阿勒泰地区各民族长期和谐发展的态势,不仅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的缩影,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重大论断的生动诠释,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经验,是维系中华民族长期团结和睦需要倍加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对进一步做好新疆乃至全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历史上中央政府的特殊治理措施,强化了各民族的政治认同。

  清政府对新疆的治理沿用了汉唐以来的军府制,却一改“重南轻北”传统,转而“重北轻南”。设立伊犁将军总揽全疆军事和民政事务,驻惠远城(今伊犁霍城县),伊犁成为新疆政治经济中心。而对同处北疆的阿勒泰地区,采取由直接对中央负责的参赞大臣管理,先后由科布多参赞大臣和阿尔泰办事大臣管理。辛亥革命后改由直属民国中央政府的阿尔泰办事长官管理,1919年后划归新疆省管辖。因此,历史上中央政府对阿勒泰地区的管理相比新疆其他地区更加深入有效,有力地强化了各民族的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阿勒泰地区各民族群众始终把卫国戍边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只羊儿一个兵,一条鞭子一杆枪”,放牧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中俄签署的《伊犁条约》原本把今天布尔津县的部分地区和整个哈巴河县划给沙俄,遭到了当地各族群众的强烈反对,哈萨克族代表千里迢迢到北京上书请愿,表示宁死不归沙俄,促使清政府与沙俄重开谈判,收回了大片国土。相比之下,清政府对南疆地区的民政事务采取由军府制下的伯克管理。1759年,清政府平定南疆大小和卓叛乱后,又实行了新疆驻军与维吾尔族隔离、汉族百姓与维吾尔族百姓隔离的政策,导致南疆地区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只知伯克而不知中央政府。

  (二)互惠互利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充裕生活条件,强化了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的物质保障。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主要从事农业。各展所长的劳动分工使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相互需求、互为补充、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如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以汉族群众为主的玛胡村与以哈萨克族群众为主的金巴村就紧密合作,玛胡村的村民以合理的价格承包金巴村的大量土地,并帮助他们转移劳动力。金巴村的村民则将哈萨克族的牲畜饲养经验传授给汉族群众。汉族群众学会了养奶牛,羔羊的成活率也大大提高,实现了增收;哈萨克族群众学会了多种经营,收入也大幅提高。当地兵团农场与附近少数民族乡村之间也长期存在这样的互惠互利关系。此外,相对于自给自足的农业,游牧生产方式更需要集体协作来抗击自然灾害而求得生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各民族互帮互助。

  阿勒泰地区地广人稀,资源相对丰富。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相当于江苏省;而人口只有67.8万,只相当于内地一个中等县的人口数量,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6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近2万方,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10亩、草场300余亩。相对充足的生产资料避免了各民族间因生产生活资料竞争引发矛盾纠纷。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有力地保障了各族群众安居乐业。2014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较1955年增长了145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704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84倍。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阿勒泰进一步加大了民生建设力度,就业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仅为2.7%,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4万余个,吸纳本地人员就业达1.8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强,幸福指数高。各民族长期保持大体相当的发展水平,杜绝了由发展差距导致的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行为。

  (三)多元一体、相互嵌入的民族分布格局,强化了各民族相互认同。

  清朝移民实边,不仅将南疆大批维吾尔族农民迁到北疆屯垦,还从内地调集大量满、汉、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的官兵到新疆北部驻屯,奠定了北疆民族成分多样化和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基础。阿勒泰地区目前的67.8万人口中,哈萨克族占52.3%,汉族占40.5%,其他民族占7.2%。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各占一半。而另一半中,汉族又占绝大多数。哈萨克与汉族群众之间长期的良性互动,深刻地影响和带动了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事实证明,北疆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更有利于各民族相互学习借鉴,也更有利于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良好习惯,促进了各民族群众自觉交往交流交融。

  汉族称赞哈萨克族崇尚自然、热情好客、勤劳勇敢、尊老爱幼,由衷赞赏哈萨克族重视教育,再穷也要供孩子上学,以及乐于互助、任何时候都没有乞丐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对哈萨克族千百年来始终保持“祖先的遗产中有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如果在太阳下山前放走客人,是跳到水里也洗不清的耻辱”等传统理念,以及离婚现象少、家庭较为稳定等美德深感敬佩。哈萨克族等民族称赞汉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相互欣赏成为各族人民长期的共同习惯。在阿勒泰,无论走到哪里,如果问老百姓各民族长期和谐的原因,得到的回答几乎是同一句话:“老习惯!”

  (五)各民族深度交融,强化了彼此间的亲近感、认同感。

  阿勒泰地区各民族群众深度交融,突出地表现为“五多”:一是多民族社区、乡村多。全部城镇社区和绝大多数乡村都是多个民族杂居。二是多民族家庭多。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相互间通婚现象较为普遍。三是讲双语、多语人群多。少数民族群众能讲汉语、汉族群众能讲少数民族语言的人群数量大分布广。四是各民族有关民族团结的谚语多。如哈萨克族有“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蒙古族有“草场好了牛羊肥,团结好了生活美”;维吾尔族有“指甲和肉分不开”等。五是共同的民俗现象多。如哈萨克族吃饭前由长者作“巴塔”(一种祈福仪式)的习俗已被汉族等民族广为接受;纳吾鲁孜节、古尔邦节、肉孜节、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各民族群众一道过节、相互道贺成为常态化。一些长期居住在哈萨克族聚居区的汉族,包括丧葬在内的一些习俗已经哈萨克族化。哈萨克族的“阿肯阿依特斯”成为全民性文化盛会,“喀拉角勒哈”“加尔—加尔”等成为全民性舞蹈。如今阿勒泰地区的很多文化现象,人们只能说清它最初源自哪个民族,却很难说清它现在具体属于哪个民族。

  主要居住在阿勒泰市红墩镇的“户儿家”,原是清朝时期从内地迁来的40户汉族农民,当地少数民族主动让出一部分牧场供他们使用,使他们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善良与包容。150多年来,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同甘苦、共患难,人人能说少数民族语言,绝大多数人还有哈萨克族或蒙古族名字。当地哈萨克族将他们亲切地称为本民族的“第十三个部落”。如今这部分人已经发展到2000多人,包括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锡伯族、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成分,多数家庭属于多民族家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你有我、因我有你;不分你我、共担风雨的密切关系,铸就了博爱包容、感恩互助、平等相待、勤劳进取的“户儿家”精神,成为阿勒泰地区各民族深度交融的缩影。

  阿勒泰地区各民族深度交融,得益于各民族开放包容。早在上世纪初,哈萨克族的宗教学堂就开始与宗教脱离,转入新式教育。1914年,哈萨克族有识之士就在阿勒泰地区开办学校,专门从乌鲁木齐请来汉语教师,并在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1977年,阿勒泰地区率先建立了新疆第一所寄宿制学校。目前,全地区学前少数民族在园幼儿全部实行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育普及率达到89%,居全疆前列。

  (六)不断涌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强化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纽带。

  富蕴县地税局哈萨克族干部马丁别克的父亲,1992年收养了晕倒在路边的四川少年王勇,给他取名“四川别克”。老人去世后,马丁别克承担了照顾“四川别克”的责任和义务长达15年,两人结下了深厚友情。

  青河县维吾尔族妇女阿尼帕·阿力马洪,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先后收养了包括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10个孤儿,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成人。其模范事迹已被拍成电影《真爱》,在各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都称她为“大爱母亲”。

  兵团十师汉族职工马殿英,几十年如一日为附近哈萨克族群众排忧解难。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先后拿出6万多元,帮助哈萨克族困难群众就医买药、供孩子上学;自己出钱购买材料帮助300多户哈萨克族牧民改进炉灶。几十年来,他养成了每周都要骑车到哈萨克族村庄转转的习惯。哈萨克群众无论谁家有喜事都要向他报喜,无论老少都称他“哈萨爷爷”。

  在阿勒泰地区,像马丁别克、阿尼帕、马殿英这样的模范可谓成百上千。这也是阿勒泰地区为什么享有“大爱之地”美誉的重要原因。各族群众对模范典型的敬重之情,汇聚成了维系民族团结的强大隐形力量。

  (七)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避免了宗教极端思想对群众生产生活和民族关系的不良影响。

  主要受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的影响,阿勒泰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主要表现为:一是宗教认知理性化。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对伊斯兰教以及其他宗教,始终保持较为理性的态度。二是宗教生活简洁化。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较少,信教群众多在家中作“乃玛孜”。三是宗教关系和谐化。各种宗教自觉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平等相待。各民族之间没有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感和距离感,有效避免了宗教极端思想的产生及其对群众生产生活和民族关系的不良影响。

  (八)探索了一套符合当地实际、具有自身特点的民族工作方法。

  阿勒泰在民族工作,做到四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加强对干部的民族政策教育。解放初期到阿勒泰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民族政策意识很强,不少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少数民族语言,赢得了各族群众信任和拥护。如上世纪50年代初进疆的李世儒同志,长期在哈萨克族聚居的布尔津县冲呼尔乡担任党委书记。他模范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能说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深受各族群众信任和爱戴。他离开冲呼尔乡多年后,群众仍对他念念不忘。1992年他去世时,冲呼尔乡600多名哈萨克族群众,自发赶到县城为他送行。

  二是始终坚持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的团结。少数民族干部对党忠诚,敢讲真话,勇于担当。对于发生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纠纷,如果汉族干部去解决,首先批评汉族同志;如果少数民族干部去解决,首先批评少数民族同志。

  三是始终坚持倡导和督促各民族干部相互学习语言。明确规定不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的干部不能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双语测试合格率不足60%的单位,不能参与年终评优。

  四是始终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的民族工作方法。当地各族干部善于将热爱祖国的大道理,细化为爱家乡、爱生活的小道理;将维护民族团结的大道理,细化为爱亲人、爱邻居、爱同事、爱同学的小道理。把融情、融心、融志作为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善用润物无声的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阿勒泰的大街小巷,人们看不到南疆地区随处可见的“反对民族分裂”之类的标语,却能看到各民族有关民族团结的谚语和象征民族大团结的“全家福”。

  

“阿勒泰现象”的启示

□ 刘宝明 马文锋 赵倩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在多方面给了我们重要启示。

  一是必须不断夯实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阿勒泰地区各族群众在与世界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对比中,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在改革开放的前后对比中,增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在自身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这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重大论断的科学性。

  二是必须切实保障各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同繁荣进步。由于党和国家针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各项扶持政策较好地惠及到阿勒泰各族群众,各民族拥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条件,共同致力于本地区发展,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从根本上避免了发展机会不均等、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对民族关系的不利影响,各民族的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团结意识、互助意识等,在长期共谋发展、共建家园、共享成果、共创未来和共同进步中不断提高。

  三是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阿勒泰地区民族关系长期和谐发展证明这样一个道理:互信是前提,互尊是关键,互学是基础,互助是保障,各民族在此基础上自觉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你有我、因我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愿离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四是必须努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全面受到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切实保护和弘扬,极大地增强了各少数民族群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平等感、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汉族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积极性创造性。各民族群众对共有精神家园的自觉坚守,成为维系民族关系长期和谐发展的坚强纽带。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民族工作基本方法。新中国成立后,党派出大批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阿勒泰地区工作。这些同志秉持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原则,处处带头执行民族政策,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服务,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和爱戴。重在交心,以心换心,换来各民族群众心心相映。

  民族团结的“阿勒泰现象”深刻表明: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只有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过上幸福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各民族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相向而行,才能赢得美好未来;创造性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走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是不断提高民族工作水平的根本之策。只有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局面。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