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1970-01-01 08: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来自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的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再一次强调要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民族院校而言,为各族学生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育人环境,全力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对加强新形势下的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民族院校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

  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不仅指不同群体间在空间居住、学习生活、文化娱乐等方面交往交流的事实状态和互动关系,更强调通过这种良好的互动所产生的群体间在思想意识、内心情感、价值认同方面的和谐统一。作为党和国家创办的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民族院校在促进各族学生思想交流、情感交融、价值认同等方面具有非民族院校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民族院校具有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体,各族学生共同成长、多民族文化并存发展的特点。各族学生朝夕相处、交往频繁,在长期的接触和沟通过程中,更容易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彼此依赖、相互信任的积极的心理影响,长此以往,这种积极的心理影响逐渐内化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其次,民族院校通过系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使各族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56个民族血浓于水的兄弟情结,增强了他们维护民族团结、抵制和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再次,民族院校始终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其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地区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诸多优势,这些优势为丰富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内涵和形式,全力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积极条件。

  利用这些独特的优势,民族院校创造各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彼此成长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认同等差异的认识,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校园;有利于不同群体间吸纳各个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营造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切实解决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各族学生在认知、情感、思想、认同上的交往交流交融。诚如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在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通过民族教育来推动‘三交’,是润物无声、收功长远的事,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做,长期不懈地做。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就能够不断被夯实,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一定能够越来越强”。 

二、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民族院校要不断丰富和创新载体

  1.扩大“共居”,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按照社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某些群体在共同生活的场域下会逐渐产生一种共同的社会凝聚与情绪连结之感觉,即“社区心理意识”或“社群意识”,诸如归属感、地方依附、相互支持等。因此,共居是促进群体间交往交流交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为此,一要创造适宜条件,逐步扩大各族学生共居的范围。按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推动建立各族学生相互嵌入式的寝居结构和园区环境。统筹考虑学生民族成分、生源地、学习状况等因素进行混合编班、混合寝居。改变当前混合寝居主要集中在同年级、同专业进行,“共居”覆盖面相对较窄的状况,以试点推进的方式,打破学院、年级、专业界限,探索建立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各族学生同寝居住的新模式。二要丰富共居的内容,提高共居的层次。以学生生活园区为单位,开展“民族团结进园区”活动,选派一批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与少数民族学生混合居住,开展“结对子”活动,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相互嵌入。在共居中要牢牢把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引导各族学生互动交流,共建共享美好园区。

  2.倡导“共学”,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自古以来,共学不仅是一种“增益其所不能”的学习途径,也是一种“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学习法则。

  在各族学生中倡导“共学”,一要积极搭建“共学”平台,加强学生学习互助平台、科研创新平台、文化交流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建设,为各族学生创造良好的共学环境。以教师工作室和从事的研究项目为着力点,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相关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吸纳更多少数民族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团队和工作室项目,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二要营造“互学”氛围,改变“共学”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帮扶性”功能大于“互助性”功能的现象,主动发现、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舞蹈、艺术、体育、文化方面的资源和优势,选树少数民族学生先进典型,形成汉族学生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学生向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的互帮互助氛围。完善“一帮一”、“多帮多”学习互助小组机制,建立学习帮扶、人际交往、文化交流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互助小组,延伸共学内容。三要建立“导学”机制,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探索建立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的导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严把过程管理,切实抓出成效;重点推进以班导师为主的全员育人机制,明确班导师工作职责和基本要求,充分发挥班导师在学生学业成才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独特功能。

  3.强化“共事”,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广义上讲,凡是提供给各族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机会都可以称之为共事。共事构成了各族学生间交往交流的互动关系,也是最终实现彼此交融共进的重要途径。要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各族师生共事机会,努力拓展共事渠道,让各族师生在合作共事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一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参与团学活动,广泛吸纳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入党。通过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岗前培训、技能培训等工作,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其在学生中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二要加强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广泛参与的学生科研创新平台、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科研创新、文化交流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三要在大学治理中引入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机制,特别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要制度出台或调整时,注重吸纳更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其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四要努力拓展共事服务面向,定期组织人员深入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家庭进行家访、调研,把每一份温暖及时送到少数民族家长手中。通过家访、调研等活动,积极搭建常态化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育人机制,让每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时刻感受到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共同助力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成长。

  4.实现“共乐”,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乐是一种表达愉悦、幸福或满意的内心感受或精神状态。笔者认为,共乐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能够在群体间产生愉悦感、幸福感或满意感的具体事件、活动或场景,可称之为“群乐”或“众乐”;二是指每个人都获得充分的尊重,都有人生出彩、梦想实现的机会,可谓之“大乐”。

  在各族学生中实现“共乐”,一要积极营造“群乐”的“百花园”。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为契机,注重教育的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感受力。鼓励民族院校开展民族风俗风情一条街、民族歌舞联欢会、民族知识大赛、“寻找少数民族多彩文化”社会实践、少数民族文化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通过网文大赛、网络微访谈、网络微电影、网络微信平台等现代传播手段,及时推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二要努力创造实现“大乐”的梦想舞台。坚持高位推动和全员推动,把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环境的“四共”活动作为民族院校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抓手,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成功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科学规划顶层设计、积极搭建梦想舞台,让各族大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有自我成功的体验;要始终坚持全员参与、合力施策,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助推者,让梦想照亮每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始终坚持平等互助、相互尊重的原则,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将“四共”落到实处、做在实处,以一个个“微行动”,汇聚成民族团结进步的巨大正能量。(张利国 陈明华)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