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爱好者将民间工艺与地方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时间:2021-08-17 11:02 来源:津云评论:0
杨强(左)的烙画葫芦也是他的交友平台,好友薛建起(右)经常同他切磋

  杨强(左)的烙画葫芦也是他的交友平台,好友薛建起(右)经常同他切磋

杨强精心于烙画葫芦,将很多美术技法融于其中,创立了自己的特色

  杨强精心于烙画葫芦,将很多美术技法融于其中,创立了自己的特色

  民间工艺美术爱好者杨强年过半百,是一家外资企业工程师,工作繁忙,但他几十年来坚持业余创作,努力探索,将民间工艺与地方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爱好篆刻从“拍麻号”说起

  “我和篆刻结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孩子们有一项娱乐活动叫‘拍麻号’,小小的纸板上印刷了很多图案,主要是《西游记》《封神榜》里的一些神话人物。那时,我买不起印刷好的‘麻号’,就拿铅笔刀在橡皮上刻一些仿品印出来玩,有盘古大帝、鸿钧老祖等,给生活带来了乐趣。”谈到与篆刻结缘,杨强把自己的人生时间轴往前拨了几十年,“后来上高中,在历史老师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书法,看到作品中一枚枚鲜红的印章很好看,那时我已经有一本书法大字典了,其中各体书法都有,于是查到了我的名字的篆书写法,就练了起来。一开始还是在橡皮上刻,后来遛古文化街发现有很多卖章料的,店面门口一盒一盒的也不贵,就买了一些,同时置办了一些专用工具。顺便我还采购了一些专业书籍,有当时比较流行的电视教学教材,尤其是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这本书对我帮助最大。通过这些书籍我了解到了石头的种类、刻刀的类型,什么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以及篆刻的发展史等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

  杨强最初刻的一些章,临摹的是篆刻大家文彭、赵之谦等的作品。近代吴昌硕等大家的印章他也临摹了很多。参加工作后,他参加公司举办的篆刻书画大赛获得了好评。后来又刻了一些《红楼梦》题材的印章,并在《今晚报》上发表,获得了好评。

  痴迷寓意吉祥的烙画葫芦

  充满神话色彩的葫芦是神话中的法器,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寄托。葫芦文化构成了中华民俗文化颇有分量的一部分,就像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所说“葫芦是中华文化中有丰富内涵的果实”,同样也引起了杨强的兴趣。

  “我对葫芦有兴趣,是从《西游记》中那个‘能够装人的’紫金葫芦开始的。‘八仙过海’中铁拐李的法器也是葫芦,能漂洋过海呢。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更使我痴迷。小时候邻居家有农村亲戚的,到秋天串门时带来几个绿色的小葫芦,送给我一个。到冬天葫芦干透了,邻居说绿葫芦得刮皮才好看。我那时就听说有一种工艺叫烙画,可以根据葫芦表皮的颜色设计一些图案,我设计了梅花的图案,用铅笔画在葫芦上,然后用家里维修电器的烙铁画了起来,谁知一试不是画不上就是烫漏了,别提多难看了。”

  直到2011年,公司举办书画展览,杨强又想起了少年时的梦想。“这次我画的题材是两只喜鹊站在桃枝上,起名叫‘福禄寿喜’,也是用维修电器的烙铁画的,这次尝试虽然画得很不好,但能看出形状和明暗变化,再加上是大家喜爱的传统题材,所以很受欢迎,得到了好评。后来我买了专业的烙画机,可以调温,还有很多种形状的笔头,就得心应手了。烙画题材有花鸟、走兽、山水、钟馗等,基本都是传统吉祥题材,配上本身就有吉祥寓意的葫芦,深得大家喜爱,周围的朋友经常订一些自己喜爱的题材,有自己保留把玩的,也有喜寿送礼的,还有新房镇宅的。后来我还拓展了彩绘葫芦,用水漆打底色,丙烯绘画,颜色鲜艳,题材喜庆,非常漂亮。同时篆刻和书法也可以在葫芦上有完美的体现。可以说在葫芦这个载体上能把大部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将地方文化烙画在葫芦上

  杨强希望将民间工艺进一步发扬光大,与地方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我为什么选择水西庄为题材,是因为历史名园水西庄是《红楼梦》大观园的重要原型,得到过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的支持。乾隆皇帝四次驻跸的水西庄,也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查良镛)先生的祖业。”

  于是,杨强精心设计制作了名为“水西庄(芥园)”的烙画葫芦。具有地域鲜明的文化元素:葫芦颈部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名“芥园”二字;葫芦正面为水西庄景点藕香榭;葫芦背面是金庸先生水西庄题诗一首:“天津水西庄,天下传遗风。前辈繁华事,后人想象中”;葫芦下部为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水西庄题诗一首:“藕花香散水西庄,说到红楼意味长。独有痴人心最挚,夜深考索待朝阳。”

  水西庄(芥园)烙画葫芦参加了天津市旅游文化局举办的天津市旅游文化艺术文化节,作为参赛作品,这个充满天津特色的宝葫芦受到好评。杨强认为,水西庄(芥园)烙画葫芦是代表天津的一枚文化名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媒体信息
社会经济报
社会经济观察!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